柑橘病虫害及防治技术指南.docx
柑橘病虫害及防治技术指南
PAGE2
柑橘病虫害及防治技术指南
柑橘病虫害及防治技术指南
一、病害
1.炭疽病
症状:主要影响柑橘的叶片、枝梢和果实。叶片受害,初期出现淡褐色水渍状斑点,后期病斑扩大汇合成长斑,上面出现朱红色小点。病斑周围组织变褐枯死,严重时病斑成环状。果实受害形成褐色下陷的圆斑,后期也出现朱红色小点。
防治方法: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树势,增强抗病能力。清洁果园,减少病源。在发病初期,交替喷施下列药物进行防治: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隔7~10天喷一次,连续2~3次。
2.溃疡病
症状:主要危害柑橘的叶片、枝梢和果实。叶片受害初期出现油渍状淡黄色小斑点,病菌逐渐侵入叶脉,形成近圆形大斑块,周围常有黄色或橙黄色晕环。严重时病斑汇合,导致枝梢枯死。果实受害形成暗绿色油渍状斑块,稍凹陷,后期果实腐烂。
防治方法:防治溃疡病应采取综合措施。选用抗病砧木、无病毒接穗、培育健壮苗木;及时挖除带病树后种植抗病品种;做好夏季修剪工作;发现零星病斑,立即喷射1%—2%盐酸铜液;注重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同时增施石灰和少量石硫合剂或硫酸铵等碱性肥料;采用“避病授粉法”减少果实带菌量。发病初期可喷洒10%“抗菌剂120”200倍液或50%琥珀酸铜(DT)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2—3次。
二、虫害
1.潜叶蛾
症状:幼虫在嫩叶背面主脉两侧蛀食叶肉,残留表皮呈弯曲弯管状,排泄物积累在虫道中引起受害叶片变成红褐色而脱落。
防治方法:加强果园管理,使果园通风透光,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抵抗力。在柑橘潜叶蛾发生期,根据虫情预测预报及时进行防治。可用25%灭幼脲3号悬浮剂500—800倍液或25%杀虫双水剂4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加糖醋液(红糖1千克加酒少许加水3~4千克)再加1次新高脂膜60~80克(药效持久)。隔5天喷一次连喷2次效果好。
2.红蜘蛛
症状:吸取汁液使叶绿素被大量消耗,树势削弱受害重的叶片脱落,新梢丛生。危害柑橘的害螨种类有红柑锈螨、山楂红螨和四角波螨、花叶波螨等。其中以红柑锈螨危害最重。防治方法:用螨危4500倍或73%克螨特3000倍或爱福丁2500倍进行防治。采果前后或在夏秋季清园时用这些喷雾防治一次或二次均可收到很好的效果。如虫害比较严重用石硫合剂、洗衣粉或风油精进行防治同样取得良好效果并且省工省时省钱省药。(在柑橘园周边的杂草上喷洒上述农药同样可以防治螨类)
三、防治注意事项
1.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在加强果园管理、增强树势的基础上搞好冬季清园工作。
2.科学合理施肥,切忌偏施氮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有利提高树体抗性。
3.及时修剪枯枝和清除病叶、病枝并集中烧毁深埋,减少越冬病虫源。
4.化学防治时要及时掌握虫情动态,对症用药并轮换用药,尽量选用生物农药和低毒、低残留农药,不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及其复配剂。严格掌握农药安全使用浓度和安全间隔期。喷药时要均匀周到,重点喷在叶片背面及嫩梢等部位。
以上就是关于柑橘病虫害及防治技术指南的相关内容介绍,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这些防治技术,以达到更好的防治效果。
柑橘病虫害及防治技术指南
一、柑橘病虫害概述
柑橘是一种常见的水果,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在柑橘的种植过程中,病虫害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柑橘的产量和品质。为了保障柑橘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防治病虫害显得尤为重要。
二、常见的柑橘病虫害
1.炭疽病:主要危害叶片、枝梢和果实。初期病斑褐色,扩展后呈红褐色条斑,密生朱砂粒状小点。该病是弱树缺肥严重危害树体导致全株死亡的疾病。
2.溃疡病:主要危害柑橘的叶片、枝梢和果实。病斑近圆形,褐色,周围有水渍状淡黄色晕环,病斑中间果皮开裂深至木质部。潮湿时病部表面溢出黄色黏质菌液,干燥后形成黑色痂皮。
3.潜叶蛾:以初孵幼虫潜入叶肉内,沿叶脉拉直线或潜入叶缘、叶尖啃食表皮,形成由灰褐色到灰白色弯曲的半透明条纹,俗称“开天窗”。潜叶蛾防治不及时,会大量发生潜食成缺刻,严重时造成落叶、落果损失大。
4.红蜘蛛:以成螨、若螨和幼螨群集柑橘叶片、枝梢、果实上吸汁危害。受害叶片初期呈现黄白色斑点,以后变灰白色,严重时全叶发黄而脱落,树势削弱,产量锐减。
三、防治技术指南
1.农业防治:选择抗病性强的柑橘品种,合理修剪,增强树势,提高植株抵抗力。加强肥水管理,施用有机肥和无机肥,增强树体抗病能力。在冬季清园时,彻底清除园内枯枝、落叶、落果,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病原菌基数。
2.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如捕食螨、寄生蜂等防治害虫,保护和利用天敌资源,发挥天敌对害虫的控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