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从婚礼的风俗习惯看中西文化差异.docx

发布:2017-06-03约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从婚礼的风俗习惯看中西文化差异 由于地域和历史的不同,西方的文化背景和东方有着很大的差异,其表现在方方面面,从日常生活的打招呼用语、饮食文化等到思维方式等抽象方面的差异无所不在。本文着重从中西婚礼文化差异就中西文化作一个比较,从而来加深对民族文化的了解。 结婚是人生的大事,传统婚礼却因国家的不同和文化的差异而不尽相同。 1.1 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首先和中西方人的思维差异有关 中国人比较保守,喜欢热闹,思维较古板。所以在中国历史几千年的时间里,整个婚礼的习俗并没有多大的变化。而西方人的思想则比较开放,对于婚礼的要求也比较低,他们婚礼的高潮则是在教堂中进行的。 1.2 造成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的原因是中西方不同的宗教。 中国是以佛教为主,而西方则是基督教为主。所以西方的婚礼是在教堂中举行而主婚人则是神甫。中方的传统婚俗中的最重要环节就是拜天地,拜了天地以后就算是礼成了。 1.3 中西婚礼文化的具体差异。 1.3.1 中国传统婚礼 在中国传统社会,婚礼大体上要经过和履行下列法定或约定的程序:第一步叫“纳彩”,俗称“说婚”,即先由媒人往女方家中称述男家求婚之意,询问待字之女的年岁和生肖,然后由男家请术士“合婚”,卜算生肖是否相合,婚姻是否吉利,双方同意了,男方就送一只雁给女方,作为“献纳彩择”之礼。所以又叫“委禽”。第二步叫“问名”,俗称“订婚”即双方正式交换庚帖,甚至详细到两到三代及主婚人的姓名、荣衔、里居等。第三步叫“纳吉”,俗称“小聘”,既男家向宗庙问卜祖先,如果得到吉卜就往女方家,并致送订婚礼品,女方家也致答礼,婚约即告成立。第四步叫“纳征”,俗称“聘礼”,即于迎娶前几日,男方将议定之聘金,并布帛、衣服、首饰、礼饼等物,如数以盛大仪仗送之女家。第五步叫“亲迎”,俗称“择吉”即由男方家择定迎娶之吉日,并通知女方家。第六步叫“亲迎”即在喜结良缘之日,新郎躬率鼓乐、仪仗、花轿,到女家以礼迎娶新娘,并一同归家。此步是以上六项程序中最隆重、最重要的,通常所谓“婚礼”即从此开始。依此下礼而婚娶者,就叫“明媒正娶”,有着不可动摇的合法性[2]。 1.3.2 西方传统婚礼(以美国人的婚礼为例) 在美国,一般说来,当两个年轻人从相爱到结婚,还要有一个比较正规的订婚仪式,有的还在报刊上登订婚启事。之后便由新娘的父母向新郎、新娘的双方亲友发出邀请,接到邀请信的人要回函表示祝贺,如果届时不能出席婚礼,要预先回信表示歉意;收到邀请信的人要开始筹备贺礼。为了避免礼物的重复,新娘一般会事先拟好有个单子,上面写上所需之物,复制后一一发给亲友。 婚礼之前,未来的新娘会有一个bridal shower ,它是有个只有女性参加的party ,这时客人可向新娘赠送礼物;同样,新郎同他的同性朋友也有一个bachelor 或 stag party 的晚会,新郎通常也会收到朋友的礼物[3]。 传统的婚礼一般都在教堂举行,参加的对象有新娘、新郎及双方的亲朋好友,还有主婚的牧师。婚礼上新郎身着礼服,新娘则穿着长白色结婚礼服,它象征着新娘的纯洁无暇。新娘还带着面纱,因为在古时候,面纱被认为是可以避邪的。在婚礼进行曲的音乐中,新娘挽着她父亲的右臂沿着过道,踩着猩红的地毯,缓缓走向圣坛(新郎已在圣坛边),后面跟着女傧相、花童及其他陪伴人员。这时,新娘把手从父亲的手上拿开,牧师开始问新娘的父亲;“Who gives this woman to the man ?”新娘的父亲答话后,将女儿的右手递给牧师,牧师再将手递给新郎,然后新娘的父亲退下。牧师问过新郎、新娘是否愿意结为夫妻,并得到肯定答复后,宣布他们为夫妻。这对新人在牧师的引导下,双双宣读婚誓:“I(name),take you (name), to be my wife (husband),to have and to hold ,from this day forward, for better for worse ,for richer for poorer, in sickness and in health ,to love and to cherish ,until we are parted by death ;as God is my witness ,I give you my promise .[4]”婚誓是教堂的高潮部分,字字句句百年一律,但双双新人的挚爱真情却赋予了它永恒的生命。新郎、新娘接着开始交换戒指,这戒指必须是纯金的,而且是完整的圆圈型的,象征着无尽头的爱情和忠诚。戒指一般都戴在左手的第四个手指(无名指)上,据说静脉或神经是从左手第四个手指通向心脏的,所以,人们把戒指戴在该手指上。紧接着,新郎、新娘互相亲吻,牧师宣布婚礼结束。新人然后步出教堂,来宾们向他们撒玫瑰花瓣、五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