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差异的论文.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英语教学
摘要: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密不可分语言又受到文化的影响和制约。相同的字、词对不同的民族而言由于历史与文化背景的不同又具有不同的意义。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不仅要进行语音、语法和词汇的教学还要让学生了解其文化意义
关键词:中国,西方,文化差异,语言教学
在日常英语教学工作中,我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自觉的把汉语知识套用在英语学习上。然而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例如:中国人见面喜欢说:“吃了吗?”。而西方人见面多谈论天气。所以不能生生套用。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多介绍一些文化背景知识,以便学生们了解中西文化间的差异,更好的掌握英语这门语言。
学生们利用文化背景知识教学不仅扎实了语言基础知识,也拓宽了知识,了解了世界文化知识.使学生在学习语法知识的基础上拓宽视野,进一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并且能在课堂上加以提高口语交际能力。这样英语课堂就活跃起来啦.而当前的英语教材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涵盖了西方社会的历史、地理、文化、民俗等广泛的背景知识,如果不把一些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向学生作一定的介绍,很难讲清楚教材的内容,学生也不容易准确掌握其思想内涵。
通过和学生座谈和调查问卷,浅谈几点看法,以便学生更好的学习英语。
有一部名为《刮痧》的影片,是讲由于中国两千年中医传统经络疗法“刮痧”不被美国认可,造成“虐待儿童”疑案,使得影片中许大同一家被迫服从法律,父子分离、夫妻分居。在中国人看来,明明是对爷爷对孙子的爱而用刮痧的手法为其治病,而美国人却认为是虐待儿童。可见中西文化观念差异是比较大的。不同文化有不同的观念,往往带来认识上的偏差和误区。以下是几点差异。 一.餐具的差异
刀叉和筷子,不仅带来了进食习惯的差异,进而影响了东西方人生活观念。游修龄教授认为,刀叉必然带来分食制,而筷子肯定与家庭成员围坐桌边共同进餐相配。西方一开始就分吃,由此衍生出西方人讲究独立,子女长大后就独立闯世界的想法和习惯。而筷子带来的合餐制,突出了老老少少坐在一起的家庭单元,从而让东方人拥有了比较牢固的家庭观念。
筷子刀叉到底谁更先进,各家说法不同,其实各有各的智慧。
筷子的特点是“不变应万变”,料想方的扁的,长的短的,硬的软的,统统可以一夹就起来,确实神奇。这一直很让中国人骄傲,并将其视作先进的象征。
刀叉正是欧洲人工业文明、理性精神的一种最直接反映,自己动手,独立性强,重推理,重解析,更有利于锻炼思维能力。而拿筷子的华夏人则是吃现成的,不必思考,一点东西你推我让,团团圆圆 HYPERLINK /search?word=%E6%A8%A1%E6%A3%B1%E4%B8%A4%E5%8F%AFfr=qb_search_expie=utf8eid_gfrom=151 \t _blank 模棱两可,凡事爱持模糊概念,所以思维能力不发达,未能产生工业革命。”
同筷子的简单相比,刀叉种类较多,属于专用工具,但由于这种“专”往往表现出“ HYPERLINK /search?word=%E5%A4%A7%E5%B7%A7%E8%8B%A5%E6%8B%99fr=qb_search_expie=utf8eid_gfrom=151 \t _blank 大巧若拙”而被国人忽视。回到餐桌上,也许应对炖得稀烂的黄豆猪蹄,筷子还能 HYPERLINK /search?word=%E6%B8%B8%E5%88%83%E6%9C%89%E4%BD%99fr=qb_search_expie=utf8eid_gfrom=151 \t _blank 游刃有余,一旦碰上牛排,恐怕筷子就要 HYPERLINK /search?word=%E8%87%AA%E6%83%AD%E5%BD%A2%E7%A7%BDfr=qb_search_expie=utf8eid_gfrom=151 \t _blank 自惭形秽了,刀叉这时表现出它们的 HYPERLINK /search?word=%E4%B8%93%E4%B8%9A%E7%89%B9%E9%95%BFfr=qb_search_expie=utf8eid_gfrom=151 \t _blank 专业特长。
二、 HYPERLINK /search?word=%E9%A3%8E%E4%BF%97%E4%B9%A0%E6%83%AFfr=qb_search_expie=utf8eid_gfrom=151 \t _blank 风俗习惯的不同 1,称谓及称呼: 学习英语时,我们发现英语中的称谓名称比汉语中的要少得多。例如英语中cousin一词,对应于汉语中表兄、 HYPERLINK /search?word=%E8%A1%A8%E5%BC%9Ffr=qb_search_expie=utf8eid_gfrom=151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