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管理 第二章 物流管理的演进与发展.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目 录 第一节 美国物流管理的发展历史 第二节 日本物流管理的发展历史 第三节 中国物流管理的发展历史 第一节 美国物流管理的发展历史 物流观念的萌芽和产生阶段(20世纪初至40年代) 物流理论体系的形成阶段(50年代至70年代末) 物流管理现代化发展阶段(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 物流管理国际化、信息化及纵深发展的阶段(80年代中期至今) 一、物流观念的萌芽和产生阶段 1901年克鲁威尔(John F. Crowell)在美国政府的《工业委员会关于农产品流通的报告》中首次讨论了影响农产品配送的成本和影响因素,从而使人类对物流实践的认识开始走上了科学化的道路。 一、物流观念的萌芽和产生阶段 1915年,一些学者首次提出市场营销具有产生需求和实物供应(Physical Supply)两大功能,可以称为具有现代意义的物流概念的早期萌芽。 一、物流观念的萌芽和产生阶段 1916年,萧(Arch Shaw)在他的《商业问题的对策》中讨论了物流在流通战略中的作用。同年,威尔德(L. D. H. Weld) 在《农场产品的市场营销》中论述了市场营销的效用(包括时间效用、场所效用、占有效用),并提出了营销渠道的概念,从而肯定了物流在创造产品的市场价值中的时间价值及场所价值中的重要作用。 一、物流观念的萌芽和产生阶段 1927年,布索迪(Ralph Borsodi)在《流通时代》中首次在文章中对目前仍沿用的Logistics下了定义。 1929年,克拉克(Fred H. Clark) 在《市场营销原理》中将市场营销定义为商品所有权转移过程中的各种活动,这些活动就包括物流活动。 一、物流观念的萌芽和产生阶段 综上所述,说明人们在这一时期对物流的意义有了初步的认识,并随着以农业为主体的经济向工业化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化,明确了物流在商品流通及市场营销中的地位和作用,但在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条件影响下,物流仍然被看作为市场营销的附属功能。 一、物流观念的萌芽和产生阶段 1946年,美国正式成立了全美运输与物流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Traffic and Logistics),这是美国第一个对运输和物流活动进行考查和认证的组织。这一时期是美国物流的萌芽和初级阶段。 二、物流理论体系的形成阶段 1954年,在美国波士顿商业委员会所召开的第26届流通会议上,康波斯(P. D. Converse)作了“市场营销的另一半”的演讲,其意义在于他指出学术界和实业界都需要研究和重视市场营销中物流的重要作用,真正从战略高度来管理、发展物流。 二、物流理论体系的形成阶段 1956年,刘易斯、克里顿与斯蒂勒(Howard T. Lewis、James W. Culliton、Jack D. Steele)等人出版了《物流中航空货运的作用》一书,首次介绍了物流总成本分析的概念,指出物流总成本由多个环节的成本组成,它们是相互影响的,如空运虽然成本高,但由于它直接向顾客所在地送货,因而节省了货物存储费用及仓库费用,所以应从物流总成本的基础上评价各种运输方式的优缺点。 二、物流理论体系的形成阶段 1961年,斯马凯伊、鲍尔索克斯和莫斯曼(Edward W. Smykay、Ronald J. Bowersox、Frank H. Mossman)合著了《物流管理》(Physical Distribution Management)一书,这是第一本系统介绍物流管理的教科书,书中从整个系统或企业范围的角度详细论述了物流管理系统和物流总成本的概念。 二、物流理论体系的形成阶段 1962年4月,管理学大师彼德·德鲁克(Peter Drucker)在《财富》杂志上发表题为《经济领域的黑暗大陆》的文章,文章强调应当高度重视流通及流通过程中的物流管理。这篇文章被公认为首次明确提出物流领域的潜力,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实业界和理论界又产生了一次重大的推动作用。 二、物流理论体系的形成阶段 1963年,美国物流管理委员会(National Counci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成立,这一协会集中了物流实业界及学术界的专家,通过对话和讨论,促进了对物流过程的研究和理解及物流管理理论的发展,以及物流界与其他组织的联系与合作。 二、物流理论体系的形成阶段 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关于物流管理的研究和讨论相当活跃,大量关于物流管理的教材、论文、杂志不断涌现,召开了大量相关的各种会议。 二、物流理论体系的形成阶段 1978年,A. T. Kearney公司在美国物流管理委员会的资助下,对物流生产率开展研究,发表了题为《物流生产率的评估》,其研究成果对物流领域产生了久远的影响。 二、物流理论体系的形成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