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顺德市勒流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考].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级文科政治试题卷
一.单选题 每题2分,共60分
1.下列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②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③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④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⑤世界观是哲学,方法论是各门具体科学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2.爱恩斯坦曾经说:“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这表明( )
A. 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以哲学为指导
B.哲学是研究整个世界的,具体科学研究某一特殊领域,二者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C.没有哲学观点的具体科学和没有具体科学材料的哲学都不是科学
D.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哲学也以具体科学为基础
3.甲与乙争吵不休,甲认为“我在故我思”,乙认为“我思故我在”,这两种观点( )
①两者的观点反映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②甲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乙的观点是形而上学的
③甲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乙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
④两者的根本分歧在于物质与意识谁决定谁的问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我们劝慰别人常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这种说法属于( )
A. B.
C. D.5.“学习哲学,终身受益。”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A.哲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B.哲学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人生的变化发展
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D.真正的哲学可以指导我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6.有一幅对联,上联是: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是: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这形象地说明了静止( )
①就是绝对的不运动 ②与运动相互依存
③是运动的普遍状态 ④相对于一定的参照系,事物的空间位置相对不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 )
A.是否承认人有能动作用
B.是否承认人的能动作用受物质条件的制约
C.是否承认做事情要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D.人的意识能否反映客观事物
10.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并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作出部署。报告充满改革创新气息,字里行间传递出诸多改革新指向。这说明( )
A.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B.实践活动具社会性和历史性
C.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D.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11.《论语·新政》中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主要体现的哲理是( )
A.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C.矛盾具有普遍性
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12. 如图既可以看成正在对视的两个人,也可以看成一个酒杯。这表明( )
A.运动是客观事物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B.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认识的主体决定的
C.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而有选择的
D.人们的认识活动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13.对于眼前的同一块石头,地理学家观察的是它的岩层分布,赞叹它岁月留下的美;画家惊叹于它奇特的外形,把它的独特形态看作美;石材商考虑的是它的硬度和实用价值,把它的商用价值看作美。这告诉我们( )
A.B.
C.D.
14.写列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哲理相同的是( )
A.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B.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C.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D.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5.( )
A.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B.只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解开自然之谜
C.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和改变规律
D.在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中,意识起着促进作用
16.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顺德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形成了顺德人特有的创业精神、创新精神、包容精神、实干精神,顺德人发挥这些精神,有力地促进了顺德经济的发展。这告诉我们( )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②先进文化源于社会实践
③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之一
A.①② B.①③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