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山岭隧道结构设计计算书.doc

发布:2017-06-08约4.91千字共3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总则 对某区间隧道进行结构检算,求出内力,并进行配筋计算。具体设计基本资料如下: 1.1设计条件 隧道拱顶埋深为5 m;隧道围岩等级为III级,围岩重度为2N/m3,围岩的内摩擦角φ=o,似摩擦角φ*=o,围岩侧压力系数取为0.。 图 1 隧道尺寸示意图 1.2设计原则 工程是 公路隧道结构设计应按照相关的行业规范执行。如《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 50009-2001)、《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GB 50225-95)、《隧道设计规范》(-2004)、《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 50086-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 138-2001)、《钢结构设计规范》(GBJ 50017-2003)、《地下工程防水设计规范》(GB 50108-2001)、等。 1.3设计标准 内部尺寸设计: 结构净宽 m 结构净高 m 结构底板厚度 mm 结构顶板厚度 mm 结构侧板厚度 mm 1.4 设计依据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 50009-2001)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GB 50225-95) 《隧道设计规范》(-2004)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 50086-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 138-2001) 《钢结构设计规范》(GBJ 50017-2003) 《地下工程防水设计规范》(GB 50108-2001)1.5环保措施 在本次设计中,我们采取了以下环境保护措施: 选用无毒无害的防水板,避免对地下水的影响。 严格控制降低地下水位,以免地下水位降低引起地面沉降、地下管道断裂、建筑物开裂、草木枯萎。 施工场地规划尽量减少对绿化的破坏及对交通的影响。 采用有利于环境保护、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绿色建筑技术,选用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人群健康的建筑材料及建筑装修材料,选用的建筑材料、涂料等要符合国家的有关部门标准。 各专业应积极采用不产生或少产生污染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节约能源,循环(重复)利用资源。引进设备其污染物的排放必须达到国家工广州市制定的标准和符合环境管理法规的有关规定。 2.1 根据给定的隧道或车站埋深判断结构深、浅埋; 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在判定隧道深浅埋时有如下规定: 在矿山法施工的条件下,Ⅳ~Ⅵ级围岩取,Ⅰ~Ⅲ级围岩取。根据设计的条件,。 采用《公路隧道设计规范》推荐的方法,即有 (2.1) 上式中: s为围岩的级别; B为洞室的跨度; i为B每增加1m时的围岩压力增减率,以B=5m的围岩垂直均布压力为准,当B5m时,取i=0.2;当B5m时,取i=0.1。 由于隧道拱顶埋深5m,位于III级 因为埋深,可知该隧道为浅埋隧道。 2.2 计算作用在结构上的荷载; 1 永久荷载 A 顶板上永久荷载 a. 顶板自重(可只考虑二衬) b. 地层竖向土压力 由于拱顶埋深5m,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的浅埋隧道荷载的计算方法,将地层的竖向土压力换算成作用在支护结构上的均布荷载,即: (2.2) 式中: ——侧压力系数,本设计取0.3 ——围岩自重(kN/m3) ——隧道埋深,指坑顶至地面的距离(m) Bt——坑道宽度(m) ——埋深在浅埋范围内时,为便于计算,假定土体中形成的破裂面是一条与水平成的斜直线。当隧道正上方土体下沉时,带动两侧三棱锥土体下沉,,整个土体下沉,又要受到未扰动岩土体的阻力,对于无实测资料时,可按表1采用。 表1各级围岩的值 围岩级别 Ⅰ~Ⅲ Ⅳ Ⅴ Ⅵ 0.9φ (0.7~0.9)φ (0.5~0.7)φ (0.3~0.5)φ 代入数据: B 底板上可变荷载 底板自重(可只考虑二衬) C 侧墙上永久荷载 a. 侧墙自重 b. 对于隧道侧墙上侧向土压力 地层侧向压力按的《公路隧道设计规范》的浅埋隧道荷载的方法计算。作用在支护结构两侧的水平侧压力为: (2.3) (2.4) 当侧压力视为均布荷载时 (2.5) 式中: ——侧压力系数,本设计取0.3 ——围岩自重(kN/m3) ——隧道埋深,指坑顶至地面的距离(m) ——隧道底部至地面的距离(m) 代入数据: 2 可变荷载 A 顶板上可变荷载 按《公路隧道设计规范》6.1.4中第三条规定: 当明洞上方与公路(铁路)立交时,应考虑公路(铁路)荷载,本设计不存在立交,故可不考虑。 人行荷载可以不用考虑。 B 底板上可变荷载 主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