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体隧道结构设计与施工.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公路 2001 年 8 月 第 8 期 2001 8
H IGHWA Y A ug N o
( )
文章编号: 0451- 0712 2001 08- 00130- 02 中图分类号:U 452 文献标识码: B
连体隧道结构设计与施工
朱汉华, 秦顺飞
(浙江省公路管理局 杭州市 310009)
摘 要: 结合浙江省连体隧道设计与施工经验和实施效果, 对连体隧道结构优化设计提出了改进意见, 改进后
的连体隧道可更好的满足结构受力要求与长久运营需要。
关键词: 连体隧道; 结构设计; 施工
1 国内已建成的连体隧道结构设计的不足及易出 由于如图 1 所示连体隧道受力条件复杂, 加上
现的病害 施工期间各工序相互影响, 对围岩的多次扰动以及
目前, 国内已建成或正在设计中的连体隧道结 支护衬砌相互之间及与中隔墙的非同步施工, 易造
构如图 1 所示, 存在如下不足: ①左、右洞结构受力 成连体隧道拱脚开裂, 中隔墙出现纵向或环向裂缝,
不明确且相互影响; ②中隔墙与拱结构间存在纵向 中隔墙侧拱脚处渗漏水, 若两侧拱部受力不均衡, 可
通缝, 对结构受力不利且是防水的薄弱环节。 能会导致整个结构物的破坏。
2 连体隧道结构优化设计的合理性及改进意见
中交一院韩常领同志提出的连体隧道结构优化
设计如图 2 所示, 其优点为: ①将防水与结构设计统
一考虑, 且衬砌防水效果更理想; ②在不削弱结构的
条件下, 将两侧二次衬砌各自独立成环, 左、右洞结
构受力明确, 相互影响小。
由于如图2 所示的优化设计在结构受力上, 连
图1 传统的断面形式
拱实质上是初期支护的连拱, 开挖过程和初期支护
收稿日期: 2001- 03- 26
予以压实。 表 2 填充管子用的自我压实混凝土的配合比
在顶进的混凝土管内采用卷扬机将绑扎成型的 材 料 单 位 规 格 数 量
钢筋骨架拖进管内, 最后向管内连续浇筑自我压实 粗骨料 mm 16 -
水 泥 3 型 380
混凝土。其配合比是同外加剂生产厂家和混凝土预 kg m
粉煤灰 3 - 50
kg m
拌厂共同商定的。混凝土的强度要求是 35M Pa。然 外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