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U型槽结构设计计算.doc

发布:2018-10-21约3.02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结构构件计算书 PAGE 第 PAGE 4页,共 NUMPAGES 5页 前池结构设计 一、基本资料 工程等级:Ⅳ 防洪标准:30年一遇 承载力安全系数K:基本组合1.15;偶然组合1.0(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 191-2008) 环境类别:二级 钢筋混凝土矩形落地槽C20,净宽B=15.2m,侧墙净高H=10.8m,墙顶宽D0=0.5m,墙底宽D1=2m,墙背填土高h0=10.8m,墙背无地下水,墙前槽内水深h1=9m,墙背回填土内摩擦角ψ=360。 填土重度取γ1=21.5kN/m3,混凝土重γ2=25kN/m3,水重γ0=10kN/m3。 二、结构尺寸(见详图) 三、内力计算 1、侧墙内力计算 侧墙内力计算不考虑侧墙自重,按受弯构件计算。 不考虑地面活荷载,墙背无水压力,土压力作用的弯矩设计值按下式计算 土压力作用于墙底的弯矩设计值 水压力: 故墙底的弯矩设计值为: M墙= +M1+M2=1408.36-1215=193.36kN.m 2、底板内力计算 底板按受弯构件计算。 (1)、荷载计算 作用于底板的荷载包过集中荷载和均布荷载。 集中荷载为侧墙自重,填土垂直压力,其值按下面计算: P1=1.05*γ2*H*D0 P2=1.05*γ2*H1*(D1-D0)/2 P3=1.05*γ2*(H-H1)*(D1-D0) P4=1.2*γ1*(H1+0.465)*(D1-D0)/2 计算结果如下: 集中荷载计算表 荷载项目 分项系数 重度(kN/m3) H(m) H1(m) D0(m) D1(m) 荷载设计值kN/m P1 1.05 25 10.8 5 0.5 2 141.75 P2 1.05 25 10.8 5 0.5 2 98.4375 P3 1.05 25 10.8 5 0.5 2 228.375 P4 1.2 21.5 10.8 5 0.5 2 105.75 作用于底板的均布荷载有底板自重、槽内水重、地基反力。因底板的自重与及产生的地基反力相互抵消,故计算地基反力时不考虑底板自重,即作用于底板的均布荷载有槽内水重和地基反力,其计算可按: q1=1.1γ0h2 q2=(q1B+2*(P1+P2+P3+P4))/(B+2D1) 计算结果如下: 均布荷载计算表 荷载 分项系数 重度(kN/m3) h2(m) B(m) P1+P2+P3+P4(kN/m) D1(m) 荷载设计 值kN/m2 q1 1.1 10 9 15.2 574.31025 2 99 q2 10 9 15.2 574.31025 2 138.199 (2)底板内力计算 底板端部还作用于侧墙传来的端弯矩,其值等于侧墙底部截面弯矩M墙 底板端部(侧墙内侧)截面弯矩设计值,可按下式计算: 底板中部截面弯矩设计值,可按下式计算: 其计算结果如下: 底板端部截面弯矩设计值 M墙 -P1D0/2 -P2(D0+ (D1-D0)/3) -P3(D0+ (D1-D0)/2) -P4(D1- (D1-D0)/3) q2D1^2/2 M端(kN.m) 193.36 -35.4375 -98.4375 -285.46875 -158.621625 276.3979688 -108.20741 底板跨中截面弯矩设计值 M墙 -P1(D0+ B/2)/2 -P2(D0+B/2 (D1-D0)/3) -P3(D0+B/2 (D1-D0)/2) -P4(D1+B/2- (D1-D0)/3) q2(D1+ B/2)^2/2 -q1B^2/2 M中(kN.m) 153.08 -1112.7375 -846.5625 -2021.11875 -962.304525 6368.2092 -2859.12 -1280.55 由计算结果可得底板跨中弯矩设计值为负弯矩(即底板底部受压),侧墙传递给底板的端弯矩将使底板跨中弯矩减小,即对结果起有利作用,故在计算侧墙传递给底板的端弯矩时,土压力的荷载分项系数应采用0.95。 故 四、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 (一)、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底板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的弯矩设计值,采用端部截面弯矩设计值及跨中截面弯矩设计值两者中的大值即M=1280.55kN.m。 底板截面厚度为h=D2=800mm,采用受拉区钢筋合力点至受拉区边缘的距离为:as=50mm,相应墙底截面的有效高度为: 1. 几何参数 截面类型: 矩形 截面宽度: b=1000mm 截面高度: h=800mm 2. 材料信息 混凝土等级: C20 fc=9.6N/mm2 ft=1.10N/mm2 受拉纵筋种类: HRB335 fy=300N/mm2 受压纵筋种类: HRB335 fy=300N/mm2 受拉纵筋最小配筋率: ρmin=0.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