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小学语文专业知识测试题(一).doc

发布:2016-12-28约5.75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小学语文专业知识测试题(一) 第一部分 课标与语文素养(26分) 1、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填空。(每空1分,共4分) ①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 ②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个维度设计。 2、 根据诗文原句填空。(每空1分,共5分) ①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 ②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③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④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 ⑤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3、 根据要求写出诗文原句。(每小题2分,共8分) ① 由“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可以联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是: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②古往今来,成就大事业的仁人志士往往受过艰难困苦的磨练,当你在学习、生活中遇到挫折,感到疲惫时,不妨用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名句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来激励自己。 ③请你从积累的诗文中,写出一句与“生死”有关的完整语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④请你从《论语》或《学记》中写出一句有关教学的名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4、 常识填空。(每空1分,共4分) ①请把十二地支补充完整: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 ②中国书法所谓的“颜筋柳骨”是指(颜真卿、柳公权)的书法特色。 ③英国女作家J.K.罗琳所著系列魔幻小说《哈利.波特 》近年风靡全球。 5、成语填空。(每空1分,共5分) ( 天)马行空 (心 )猿意马 ( 万)马齐暗 (秣 )马厉兵 (悬)崖勒马 第二部分 阅读 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15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 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也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用也?由是则生而又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又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6、本文的作者是(孟子) 。(1分) 7、将此段中空缺的语句填写在横线上。(2分) 8、解词。(2分) ①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通“避”,躲避 ? ②贤者能勿丧耳     丧:遗失 9、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答:*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了。 ②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答:假使人们追求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宝贵的,那么一切能够用来逃避祸患的手段,有哪一种不能采用呢? 10、选段以“鱼”比喻(正义),以“熊掌”比喻(为生命),从而提出了(舍生而取义者也的观点。 11、选段的观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历史上有许多仁人志士把它奉为行动的准则,请你举出一个这样的事例。(3分) 答:岳飞选择精忠报国,文天祥选择忠义守节,布鲁诺选择坚定信念。 二、阅读《家园如梦》,回答后面问题。(24分) 家园如梦 夜很深,也很静。浅浅的月光流进了我的村子,挤进了那扇用皮纸蒙住的三字窗。风轻轻地梳理着窗外还略单薄的树枝,嗓音很底,却让我听得清楚那来自远方的呼唤。 庭院里的那口古井,清楚地倒映着我曾经在井旁的柳树上猴跃的童年。辘轳上那长满黑斑的麻绠,依然牢牢地吊着我的心事,绷得像调紧的弦。 “月光光,亮堂堂,背书包,进学堂……”井边学会的童谣鲜活如初,只是教我童谣的母亲,却已独卧寒山。母亲的声音已成记忆,然而母亲的血必将溉我的一生。 流浪的脚步离开家园, 只把乡愁饲养在井中, 任何一丝不经意的涟(yī),都有可能荡得我遍体伤痕。 屋后的荒坡上,零零散散地落户了一些三月莓树,它们在贫瘠中送走一个个春夏秋冬,又迎来一个个春夏秋冬。 母亲为我摘莓子时被刺破的手指,滴着血,凝成一团不褪的火红,永远燃烧在我记忆的深处。那些吃三月莓当饭的甜甜的日子,是母亲用手一分一分地扳来的。今年的三月,我想母亲还会在另外的世界里为我采摘三月莓。只是母亲已移居黄泉,即使我将膝盖埋进坟土,也无法缩短母子间的距离。 等到三月莓红透的时候,我该回趟老家,去荒坡上采摘一包三月莓,捧撒在母亲的坟头。母亲曾经为我寻找三月莓的目光,擦亮一串串累累的爱。 屋右的古枫树——鸟的天堂。孩提时,父亲总是架着长长的梯子,猫着腰一回又一回地爬上树去为我取鸟,样子很吃力,可父亲的脸上却从不滚落丝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