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电离辐射防护.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主要内容:
辐射防护中使用的量
电离辐射生物学效应
辐射防护
;吸收剂量 (absorbed dose);辐射生物学特点1:
即使吸收剂量相同, 不同的辐射对同一器官/组织造成的生物学效果不同.
?引入辐射权重因子WR , 定义组织或器官的当量剂量HT,R;辐射权重因子;辐射生物学特点2:
即使当量剂量相同, 不同器官/组织的生物学效果不同。
?引入组织权重因子WT, 定义有效剂量E;人体器官或组织的权重因子WT ;其他量:
待积吸收剂量 待积当量剂量 待积有效剂量(内注射)
集体当量剂量 集体有效剂量(人群)
剂量负担;;二、电离辐射生物学效应;辐射对机体的影响;电离辐射的两类效应;确定性效应;人类全身均匀急性照射诱发死亡的剂量范围;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手部损伤;日本原爆居民皮肤β烧伤;随机性效应;胚胎和胎儿效应:孕期受照
胚胎死亡--动物实验0.1Gy即出现
畸形--器官成型期受照
智力障碍--孕8~15周为高峰,以0.4/Sv比例增高;16~25周,以0.1/Sv比例增高。
癌变--主要白血病,胎儿期受照患儿童致死性肿瘤的危险估计2.8×10-2/Sv。;皮肤随机性效应;;辐射防护目的:;辐射实践与辐射干预;照射类型;;辐射实践的正当性;辐射防护最优化;ALARA原则 (As Low As Reasonably Achievable);职业照射剂量限值;公众照射剂量限值;妇女、学生的职业照射限值;医疗照射与剂量指导水平;;电离辐射警告标识;IAEA 新的电离辐射警示标志 ;外照射防护措施;内照射防护措施;开放型放射性工作场所按所用的放射性核素的毒性、活度和操作方式分为甲、乙、丙三类。;最大等效日操作量:放射性核素的最大日用量分别乘以各放射性核素毒性组别系数的积之和。;3.7×100;核素毒性组别;操作方式的修正因子;分 区;电离辐射监测:为了评估或控制辐射或放射性物质的照射,对剂量或污染所完成的测量以及对测量结果所做的分析和解释。
电离辐射监测按照监测对象可分为:
个人剂量监测
工作场所监测
辐射环境监测;个人剂量监测;工业射线探伤:利用电离辐射探测非透明材料或装置缺陷或内部结构的无损检测方法。
核仪器仪表:利用放射性物质或X射线的特性,显示或测量被测物质或材料特性的仪器仪表或相应的设备。
辐射仪器仪表分为三类:透射式核仪器仪表、反散射式核仪器仪表、核反应式仪器仪表。
含密封源仪器仪表在运输时,交通工具外表面任意一点空气比释动能不超过2mGy.h-1, 距表面2m处不超过0.1。
;医疗照射:在医学检查或治疗过程中受检者或患者受到的照射。
放射性药物:含有一种或几种放射性核素并供医学诊断和治疗用的药物(品)。临床上使用的放射性药品必须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具有批准文号并上市销售。
放射治疗的源有三类:α、β、γ射线,x射线,各类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束、质子束。
核医学工作场所分为三区:控制区、监督区、非限制区
核医学工作场所监督区包括:显像室、标记实验室、诊断病人床位区,不包括医生办公室。;放射诊断过程中降低患者、受检者剂量的方法有哪些?
(一)降低受照部位的剂量
(二)防止非检查部位受到不必要的照射;核仪器仪表常见的事故:
1.核仪器仪表质量问题、导致源脱落
2. 管理不到位,导致包括放射源在内的仪器被盗
3.运输中保管不善,源丢失
4.测井中放射源坠落
5故障维修中源下落不明
6. 超剂量照射;个人剂量计的类型;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个人剂量计相关要求;工作人员外照射剂量评价一般原则;内污染测量; 低本底α-β测量仪 液体闪烁计数器;个人剂量监测档案管理 ;皮肤污染监测;人体污染测量的顺序,一般应是先上后下,先前后背。在全面巡测的基础上,再重点测量暴露部位(如手、脸、颈和头发等部位)。
为了有效探测污染,应控制好监测探头离被测表面的距离:测量α污染时应不大于0.5cm;测量β污染时以2.5cm至5cm为宜。;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