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电离辐射的防护.PPT

发布:2017-08-01约1.39万字共6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对放射性工作人员,按每周工作40小时,每年50周,参考人每分钟吸入的空气量为0.02m3计,则:DAC=ALI/40×50×60×0.02=ALI/2.4×103Bq·m-3 2.常用屏蔽防护材料 (1)屏蔽X( ? )射线 一类是高原子序数、高密度的金属 材料,如铅、铁、钨、铀等;另一类是低原子序数的 通用的建筑材料,如混凝土、砖、土等。 (2)屏蔽快中子 一般选择含氢量高的水、石蜡、有机玻 璃、塑料制品以及含较轻元素的材料,如石墨、高岭 土等。 (3)屏蔽高能电子 常用材料包括铝、玻璃、有机玻璃等。 第一节 辐射防护的法规与标准 第二节 电离辐射防护的基本方法 第三节 医用放射线防护 二、屏蔽材料的选择 3.铅当量 铅当量是指达到与一定厚度的屏蔽材料相同效果的铅层厚度。其单位为毫米铅(mmPb)。屏蔽材料的铅当量与射线的能量、材料的厚度、照射野的大小有关。 第一节 辐射防护的法规与标准 第二节 电离辐射防护的基本方法 第三节 医用放射线防护 二、屏蔽材料的选择 1.视屏装置对人体的不良作用 视屏装置工作时,电子具有极大速度,撞击靶物质产生X射线。ICRP规定,正常条件下距离电视机表面5cm处的任何易接近部位,其X射线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不得超过4.37 μGy·h-1。普通显像管玻璃含有一定量的铅物质,可阻挡绝大部分X射线的穿透。但机器背面会有少量泄露X射线。因此,电脑操作人员距离视屏装置较近时,周围必存在X射线,紫外红外线,高、中、低频或超低频辐射场等,虽剂量很低,均未超过各自现行的卫生学标准,但必须引起重视。 三、视频装置的辐射防护 第一节 辐射防护的法规与标准 第二节 电离辐射防护的基本方法 第三节 医用放射线防护 三、视频装置的辐射防护 2.视屏操作者的防护措施 1.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 室内微小气候、空气清洁度要达到卫生标准要求。人工采光照明要有足够照度,所用照明灯光质要好,显色性强,应避免阴影、眩光和频闪效应。 2.选择合格的设备 视屏装置电磁辐射要达到卫生标准。视屏、键盘和座椅的位置高低、距离远近,均可因人而异做出调整。 3.严格的健康体检 电脑作业人员定期体检,发现电脑作业对操作者健康有影响,应及早处理;妊娠3个月内,要避免长时间进行电脑工作。 4.养成符合工效学的工作习惯 第一节 辐射防护的法规与标准 第二节 电离辐射防护的基本方法 第三节 医用放射线防护 第三节 医用放射线的防护 一、医用诊断射线的防护 二、医用治疗射线的防护 三、介入放射学的安全与防护 四、医学影像放射防护的检测与管理 第一节 辐射防护的法规与标准 第二节 电离辐射防护的基本方法 第三节 医用放射线防护 一、医用诊断射线的防护 医用诊断射线包括透视、摄影、X-CT以及核医学成像。总体上可归为两类,即X射线检查和核素显像。 1.X射线检查 (1)X射线机的防护性能 首先要在X射线管窗口设置固有过滤和附加过滤,尽量减少对检查无用的射线。对不同X射线机规定相应漏射线监测标准。 (2)机房、辅助防护措施及个人防护用品 机房应设在建筑物底层;选用适当防护材料做墙壁门窗;房内有通风、换气设施。工作人员和受检者必须自觉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第一节 辐射防护的法规与标准 第二节 电离辐射防护的基本方法 第三节 医用放射线防护 一、医用诊断射线的防护 (3)X射线检查中有关防护的规范操作 1)透视检查:尽量缩短检查时间,缩小照射野,间断曝光 观察。 2) X射线摄影检查:限制曝光量,避免重复摄影,医生、 工作人员应隔室操作、观察。 3) X-CT检查:由于检查剂量很大,在确定感兴趣区域时, 勿采用大范围扫描,可用剂量较小的摄影或体 层摄影;减少断层个数,勿片面追求图像质量 增加剂量。检查中如辐射到性腺、造血器官 时,应采用适形制膜加以防护。 第一节 辐射防护的法规与标准 第二节 电离辐射防护的基本方法 第三节 医用放射线防护 一、医用诊断射线的防护 ①选用适宜的焦-皮距; ② 管电压适宜; ③滤过片厚度适当; ④采用高效X射线量子检测影像技术 第一节 辐射防护的法规与标准 第二节 电离辐射防护的基本方法 第三节 医用放射线防护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