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十二章 化学实验基础.doc

发布:2017-12-26约1.15万字共2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十二章 化学实验基础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 A.用药匙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固体 B.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 C.给盛有2/3体积液体的试管加热 D.倾倒液体时试剂瓶标签面向手心 解析: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要求试管内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故C项错误, A、B、D项操作都正确. 答案:C 2.在下列实验操作中均用到的仪器是 (  ) 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②用pH试纸检验溶液酸碱度;③过滤;④蒸发 A.试管          B.漏斗 C.胶头滴管 D.玻璃棒 解析:①③需要玻璃棒引流,②用玻璃棒蘸取溶液,④需用玻璃棒进行搅拌. 答案:D 3.以下实验或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 A.用硝酸银和稀硝酸鉴别氯化钠、溴化钾和碳酸钠3种无色溶液 B.用溴水鉴别乙醇、苯和四氯化碳 C.用10 mL量筒准确量取8.00 mL 0.100 mol/L KMnO4溶液 D.用电流计、烧杯及稀盐酸等用品可鉴别铁丝和锡丝 解析:A项中硝酸银与溴化钾生成淡黄色沉淀,与氯化钠、碳酸钠生成白色沉淀AgCl、Ag2CO3,再加入稀硝酸,碳酸银溶解,而AgCl不溶.B项中溴水与乙醇互溶,与苯、四氯化碳分层,有机层分别在上层和下层.C项中量筒只能读到小数点后一位.D项中可构成原电池,活泼金属作负极溶解,正极上有气体生成. 答案:C 4.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不慎将少量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洗,边洗边眨眼睛 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C.酒精着火时,可用湿抹布将其扑灭 D.配制稀硫酸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 解析:硼酸作为一种弱酸,不会对皮肤有伤害,却能起到中和碱的作用;量筒作为一种度量工具,不管是从其使用的注意事项(不能用于配制溶液),还是从稀释浓硫酸时放热将影响量筒的准确度甚至发生炸裂的方面考虑D都不可行;A项中的边洗边眨眼的目的是把眼睛中的酸挤出、冲掉,再让纯水进入眼中,使酸液不断被水冲稀、挤出. 答案:D 5.下列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  ) A.检验溶液中是否有SO时,加入BaCl2溶液,再加稀硝酸,观察沉淀是否消失 B.将乙醇与浓硫酸共热制得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检验气体中是否含有乙 烯 C.选用25 mL碱式滴定管量取14.80 mL 1 mol/L NaOH溶液 D.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CO时,加入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解析:A实验中Ag+或SO会产生干扰;B实验中乙醇与浓硫酸共热生成的气体中含有 SO2,SO2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实验中HCO、SO、HSO等离子会产生 干扰. 答案:C 6.下列试剂保存方法错误的是 (  ) A.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B.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广口瓶中 C.少量白磷保存在水中 D.硝酸溶液保存在棕色瓶中 解析:试剂的保存要根据物质的性质采取一定的措施.固体物质一般保存在广口瓶中,液体试剂一般保存在细口瓶中,易被氧化,易与水反应的物质要密闭隔绝空气,见光受热易分解的物质,要避光、阴凉处保存.钠易与O2、H2O反应,白磷易与O2反应,HNO3见光易分解,故B项错误. 答案:B 7.设计学生实验要注意安全、无污染、现象明显.根据启普发生器原理,可用底部有小孔的试管制简易的气体发生器(如图).若关闭K,不能使反应停止,可将试管从烧杯中取出(会有部分气体逸散).下列气体的制取宜使用该装置的是(  ) A.用二氧化锰(粉末)与双氧水制氧气 B.用锌粒与稀硫酸制氢气 C.用硫化亚铁(块状)与盐酸制硫化氢 D.用碳酸钙(块状)与稀硫酸制二氧化碳 解析:A项,固体为粉末会掉入烧杯中使反应失去控制不能停止;C项,H2S有毒;D 项生成的CaSO4微溶于水会覆盖在碳酸钙表面阻止反应的进行. 答案:B 8.(2010·东城模拟)NaCl固体中混有下列杂质时,可以利用加热的方法进行提纯的是(  ) A.KClO3 B.K2SO4 C.NH4Cl D.N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