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语言学纲要(2011修订版)名词解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语言学基本概念2011
导言
1.语言学
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语言是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2.小学
中国传统的语文学,由于汉语书面语使用的文字——汉字的特点,中国传统语言研究抓住汉字,分析它的形体,探求它的古代读音和意义,形成了统称“小学”的文字、音韵、训诂之学,也就是中国传统的语文学。
3.理论语言学
也称普通语言学,是关于语言的一般规律的理论研究。
第一章 语言的功能
4.思想
思想是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
5.思维
思维是认识现实世界时的动脑筋的过程,也指动脑筋时进行比较、分析、综合以认识现实的能力。
第二章 语言是符号系统
6.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作为符号系统的成员,单个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只有约定俗成的关系。
7.语言符号的线条性
语言符号在使用中以符号序列的形式出现,符号只能一个跟着一个依次出现,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不能在空间的面上铺开。
8.语言系统的两层性
语言系统分为音系和语法两个层面,在这两个层面上都有最小单位和小单位组成大单位的多级组织结构,这是语言系统的最重要的特点,即语言系统的两层性。
9.组合关系
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形成高一级结构。处于高一级结构中的各个符号,称为结构的成分。结构中各个成分的关系称为组合关系。
10.聚合关系
如果一些语言符号或更大的单位在组合结构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并且替换后结构关系不会改变,那么这些符号在结构中就具有某种相同的作用,它们自然地聚合成群。它们彼此的关系叫做聚合关系。
11.语言能力
抽象思维的能力和灵活发音的能力相结合,表现为人类的语言能力。
第三章 语音和音系
12.音标
记录音素的标写符号叫做音标。
13.音素
音素是人类语言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线性的语音单位。(P47)
14.主动发音器官
声带、软腭、舌根、舌面、舌冠、唇是能够主动地、彼此独立地运动的,叫做主动发音器官。
15.被动发音器官
上齿下齿、齿龈、硬腭是不能主动活动的,叫做被动发音器官。
16.发音部位、发音方法
辅音的共同特点是气流在一定部位受到阻碍,通过某种方式冲破阻碍而发出音来。受阻的部位就是发音部位,形成和冲破阻碍的方式就是发音部位。
17.浊辅音
发音时声门微闭、气流上来后声带颤动的辅音叫浊辅音。
18.清辅音
发音时声门大开、声带不颤动的辅音叫清辅音。
19.鼻音
发辅音时,软腭低垂,堵住口腔的通道,让气流从鼻腔出来,就产生鼻音。
20.口音
发辅音时,软腭上升,堵住鼻腔的通道,让气流从口腔出来,就产生口音。
21.对立关系
两个音素在周围的音都相同的环境下独立承担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叫做“对立关系”。
22.互补关系
两个音素的出现环境互相补充,这叫做“互补关系”。
23.音位变体
(处在互补关系中的相似的音素彼此不对立,即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我们可以把它们归并为一个音位。如果几个音素被归并为一个音位,则)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各个音素被看成为同一个音位在不同位置上的代表,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所以我们把它们叫做音位变体。
24.条件变体
各个音位的变体的出现条件受环境的制约,可以叫做音位的条件变体。
25.自由变体
(在有些语言或方言中,处在同样位置上的几个音可以自由替换而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音位变体的相互替换是自由的,没有条件的限制,可以把这种类型的变体叫做音位的自由变体。
26.音位
音位是具体语言中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P67)
27.音质音位/非音质音位
以音素为材料,从音质的角度来分析的音位叫做音质音位。
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音高、音强、音长叫做非音质音位。
28.调位
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音高变化,叫做调位。
29.重位(势位)
语言学中把能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重音叫做重位或势位。
30.时位
有的语言用元音的长短来区别词的语音形式,在语言学中叫做时位。
31.区别特征
具体语言中有区别音位的作用的发音特征,叫做该语言的区别特征。
32.音节
音节是音位和音位组合起来构成的最小的语音结构单位。
33.音峰/音谷
我们每发一个音节,发音器官的肌肉就有一次紧张,先增强后减弱。肌肉紧张的最高点对应着音节的中心,叫做“音峰”;肌肉紧张逐渐减弱的最低点对应着音节的分界处,叫做“音谷”。
34.复元音/复辅音
在一个音节内部,不同的元音音位可以直接组合在一起,构成复元音;不同的辅音音位也可以直接组合在一起,构成复辅音。
35.成音节辅音
语言中有少数只由辅音构成的音节,这时候的音峰就只能落在这个辅音上。这样的辅音,叫做成音节辅音。
36.必有成分/可有成分
音节的各个组合位置有的是必须有成员出现,有的则不是必须有成员出现,前者称为“必有成分”,后者称为“可有成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