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抗生素的概述.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回顾;讨论:人体来源药物的前景和问题,如何解决?;第三章 抗生素(antibiotics);第一节 抗生素概述及其合理使用;;
;抗生素的发现;1944年链霉素问世,用于结核病治疗。目前氨基糖苷类有10余个品种。
1952年红霉素问世,近年来新大环内酯类有新发展;
60~70年代以来,?β-内酰胺及喹诺酮类开发和应用,抗菌药物“大爆发”。目前投入市场超过200种。;美国报道;信号和警示
△“抗生素时代”(1941-1975)已经结束!
我们将回到“抗生素前时代”!
△多重耐药预示我们进入了“后抗生素时代”!
(Post-antibiotic era) ;;案例1:;案例2;(一)滥用抗生素的原因;(二)优化抗生素治疗策略;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第二节 抗生素的分类;一、根据抗生素的生物来源分类;二、根据抗生素的作用对象分类;丝裂霉素 ;三 根据抗生素作用性质分类;四、根据应用范围分类;乳酸链球菌素又称尼生素(Nisin),是一种多肽抗生素。
食品保藏用抗生素。;五、根据抗生素的作用机制分类;六、根据抗生素的获得途径分类;七、根据抗生素的生物合成途径分类;现在根据习惯的分类方法,将抗生素分为下列四类。
?(一)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
?(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四)四环类抗生素
;;第三节 抗生素工业生产及工艺;二、 抗生素的生产工艺过程;第四节 抗生素质量控制 ;三、一般项目的检查
1、酸碱度
一方面要适合临床使用的要求,一方面要使该抗生素处于最稳定状态。
2、熔点(书中51,74,86)
3、比旋度:检查抗生素纯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4、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是产品质量优劣的综合性指标
5、干燥失水或水分:此项检查对控制药品质量及其稳定性有很大关系,;
6、炽灼残渣:系检查无机杂质含量
7、重金属:系指弱酸性( p H 约为3 ) 溶液中, 能与硫化氢试液作用显色的金属杂质。
7、异常毒性
抗生素的异常毒性是用指定的容积配成规定剂量的药液经口服、静脉注射或者腹腔注射于实验动物,通常在48h内测定非药物本身引起的异常毒性反应,以死亡或者存活作为观察终点。
8、热原
将一定量的药液静脉注射入家兔体内,依据体温升高??程度来判断该药品种所含热原是否符合规定。
9、降压物质
10、无菌试验
11、杂质:非毒性杂质和毒性杂质
12、其他检查
;四、含量测定
1、生物检定法至今仍一直被视为测定抗生素效价的经典方法并被各国药典所采用。它利用抗生素对微生物体所引起的药理作用进行检测。
2、理化测定法;五、抗生素质量的综合分析
抗生素的综合分析是促进抗生素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手段。;第五节 抗生素生物效价测定方法;按设计原理不同分为;将抗生素标准品和供试品各稀释成一定浓度比例(2:1或4:1)的两种溶液,在同一平板上比较其抗药活性。
取含菌层的双层平板培养基,每个平板表面放置4个小钢管,管内分别放入检品高、低剂量和标准品高、低剂量溶液。先测量出四点的抑菌圈直径,按公式计算出检品的效价 。;管碟法测定抗生素效价原理和方法;(一)管碟法测定;(二)管碟法的材料1材料2培养基3菌种4标准品;(三)实验过程
取内径90mm、高16—17mm的平底双碟;
注入加热融化的培养基20ml,使在碟底内均匀摊布,放置水平台上使凝固,作为底层。
另取培养基适量加热融化后,放冷至48-50℃(芽孢可至60℃),加入规定的试验菌悬液适量(能得清晰的抑菌圈为度。)
二剂量法标准品溶液的高浓度所致的抑菌圈直径在 18-24 mm。 ;(四)抑菌圈的形成; 当抗生素分子扩散到一定时间,在小钢管周围形成一个能有效的抑制试验菌生长的范围,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抑菌圈。
抗生素溶液的浓度不同,抑
菌圈的大小亦不同(图);;计算检品的效价 ;计算出检品的效价 ;三、抗生素测定操作要求
(1)防止抗生素污染
(2)操作顺序安排上的误差
(3)测量抑菌圈应避免误差 ;Zone Analyzer;第六节 抗生素的应用(了解);二 、抗生素的应用;;;总结;;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