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经皮肾镜第4代EMS碎石清石系统与钬激光治疗肾结石的疗效比较.doc

发布:2018-01-29约2.85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经皮肾镜第4代EMS碎石清石系统与钬激光治疗肾结石的疗效比较 福建省宁德市医院泌尿外科 福建宁德市 352100 【摘 要】目的:比较经皮肾镜第4代EMS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清石系统与钬激光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124例肾结石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我院收治的131例肾结石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行经皮肾镜第4代EMS碎石清石术,对照组行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结果:两组手术顺利。观察组手术时间、碎石取石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术后 5d对照组结石清除率为 77.1%,观察组为83.9%(104 /124)。术后1个月对照组结石排净率为86.3%,观察组为91.1%。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经皮肾镜第4代EMS碎石清石系统治疗肾结石较钬激光更高效。 【关键词】经皮肾镜;第4代EMS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清石系统;钬激光;肾结石 肾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疾病之一。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目前已成为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金标准。与经皮肾镜配合的主要碎石设备包括气压弹道碎石、超声碎石和钬激光碎石。本文旨在比较经皮肾镜第4代EMS碎石清石系统与钬激光治疗肾结石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124例肾结石患者为观察组,其中男83例,女41例,年龄25-63岁,平均45.5plusmn;10.1岁,病程3月-14年,平均2.1plusmn;0.8年;结石最大直径2.1-6.5cm,平均4.1plusmn;1.5cm;单发49例,多发75例;术前伴肾积水78例。选择同期我院收治的131例肾结石患者为对照组,其中男87例,女44例,年龄24-65岁,平均47.1plusmn;9.8岁,病程3月-13年,平均2.2plusmn;0.7年;结石最大直径2.1-6.5cm,平均4.2plusmn;1.4cm;单发51例,多发80例;术前伴肾积水82例。所有患者术前均经B超、静脉肾盂造影和CT检查明确诊断,排除输尿管结石、重度肾功能损害等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gt;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患者均行全身麻醉,取膀胱截石位。患侧通过膀胱镜逆行插入输尿管导管至肾盂,持续灌注生理盐水制造人工肾积水后,患者改俯卧位,垫高腰部。超声确定目标肾盏穿刺,选择于10-12肋下腋后线与肩胛下角线范围内穿刺进针,穿刺成功后,置入导丝,以扩张器沿导丝逐步扩张经皮肾通道。 对照组应用钬激光碎石,皮肾通一般扩张至F18,采用输尿管镜下碎石,设置激光频率20-25Hz,碎石能量2.5-3.0J,采用“蚕食法”从结石边缘逐渐碎石,由浅及深,至碎成粉末状,并用灌注泵和逆行导尿管的高压水流将结石粉末冲出,结石直径较大时可直接采用异物钳取出。 观察组应用EMS,先扩张通道到F16,经输尿管镜观察通道正确后再扩张到F22。气压弹道能量90-100%,超声能量80%。根据结石硬度行气压弹道碎石加超声碎石清石或直接行超声碎石清石。 取石结束后常规留置双 J 管及肾造瘘管。术后所有患者均应用止血药物及抗生素,术后3-5 d复查KUB,无结石残留或残留结石直径较小可拔除肾造瘘管,若有较大结石残留,行二次手术或ESWL治疗。术后1个月拔除双J管。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手术时间、碎石取石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 果 2.1两组手术情况比较 两组手术顺利。观察组手术时间、碎石取石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见表1。 2.2两组结石清除率和术后并发症比较 术后 5d 复查 KUB提示,对照组结石清除率为 77.1%(101/131);观察组结石清除率为83.9%(104 /124)。术后予体外震波碎石或液体疗法排石,术后1个月时对照组结石排净率为86.3%,观察组为91.1%。所有患者均未出现顽固高热、严重血尿、肾周血肿及肾功能下降等严重并发症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