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用仔雞的饲养管理.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肉用仔鸡的饲养管理
王保社
我国的肉鸡业是畜牧业中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
饲养周期短,资金周转快。
饲养密度大,劳动生产率高。
设备利率高,适宜于集约化均衡生产。
肉质鲜美细嫩,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欢迎。
腿病和胸囊肿较多。
肉用仔鸡的饲养方式主要有种:
1、料饲养利用垫料饲养肉用仔鸡是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优点是投资少,简单易行,管理也比较方便,胸囊肿和外伤发病率;缺点是需要大量垫料,常因垫料质量差,更换不及时,鸡与粪便直接接触易诱发呼吸道疾病和球虫病等。垫料以稻壳、刨屑、枯松针为好,其次还可铡短的稻草、麦秸,压扁的花生壳、玉米蕊等。垫料应清洁、松软、吸湿性强、不发霉、不结块,经常注意翻动,保持疏松、干燥、平整。垫料饲养可分厚垫料和薄垫料饲养。
垫料饲养是指进鸡前地面上铺10cm的垫料,随着鸡的逐渐长大,垫料越来越脏污,所以应经常翻动垫料或在旧垫料上经常添加一层新垫料,并注意清除饮水器下部的湿垫料。这样待鸡出栏后将垫料和粪便一次清除。
2、网上平养这种方式多以三角铁、钢筋或水泥梁作支架,离地50—60cm高,上面铺一层铁丝网片,也可用竹排代替铁丝网片。为了减少腿病和胸囊肿病发生,可在平网上铺一层弹性塑料网。这种饲养方式不用垫料,可提高饲养密度25%-30%,降低劳动强度,减少球虫病的发生。缺点是一次性投资大,养大型肉鸡胸囊肿病的发病率高。
3、笼养目前欧洲、美国、日本利用全塑料鸡笼,已使肉鸡笼养工艺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国已重视饲养肉鸡笼具的研制工作。从长远的观看点,肉用仔鸡笼养是发展的必然趋势。肉鸡笼养可提高饲养密度2-3倍,劳动效率高,节省取暖、照明费用,不用垫料,减少了球虫病的发生,缺点是一次性投资大,对电的依赖性大。 满足营养需要是充分发挥肉用仔鸡快速生长特点的首要条件。优良品种具有快速生长的遗传潜力,但如果不能满足营养需要,遗传潜力根本发挥不出来。随着营养学科的发展,日粮配合日趋完善,肉鸡生产效益也大为提高。
1、肉用仔鸡的营养要求特点:
(1)要求各种养分齐全充足。任何微量成分的缺乏或不足都会出现病理状态。在这方面,肉用仔鸡比蛋用雏鸡更为敏感,反应更为迅速。
(2)要求高能高蛋白水平,才能发挥最大的遗传潜力,获得最好的增重效果。
(3)要求各种养分的比例平衡适当,才能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饲料成本。
2、肉用仔鸡的营养需要量:
每个肉鸡育种公司都对自己的商品代肉用仔鸡进行过大量的试验,通过试验总结提出本鸡种肉用仔鸡的营养需要量。各鸡种肉用仔鸡的营养需要量有所不同,又基本相同,大同小异。根据肉用仔鸡营养需要量,选择优质价廉的饲料原料,加工生产出优质全价配合饲料,这就是满足肉鸡营养需要的物质基础,也是肉鸡快速生长潜力得以发挥的物质基础。
为了使肉鸡生长的遗传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应保证供给肉鸡高能量、高蛋白、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营养成分丰富而平衡的全价配合饲料,提供符合肉用仔鸡生长规律和生长需要的蛋白能量比值。前期应注意满足肉用仔鸡对蛋白质的需要,如果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低就不能满足早期快速生长的需要,生长发育就会受到阻碍,其结果是单位体重耗料增多;后期要求肉用仔鸡在短期内快速增重,并适当沉积脂肪以改善肉质。所以后期对能量要求突出,如果日粮不与之相应适,就会导致蛋白质的过量摄取,从而造成浪费,甚至会出现代谢障碍等不良后果。肉鸡从前期料改变为后期料的时间,单就饲料的价格而言,应以尽早才合算,但过早会影响肉鸡的生长发育,反而不利于总的饲养效果。在生产中,要避免不管饲料营养水平是否符合肉用仔鸡的营养需要,单纯以低价取饲料的方法,因为不同的饲料的差价,反映在饲养效果上也不一样,结果是便宜的饲料反不如成本稍高的饲料盈利多。快大型的肉用仔鸡,饲料中能量水平在12.97-14.23MJ/kg范围内,增重和饲料效率最好;而蛋白质含量以前期2%、后期2%的水平生长最佳。根据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肉用仔鸡饲料的能量水平以不低于12.13-12.55MJ/kg、蛋白质含量前期不低于21%、后期不低于18%为宜。
肉用仔鸡的饲养可分为两段制和三段制,段制是0—4周龄喂前期饲料,属育雏期;4周龄以后则喂后期饲料,属肥育期。我国肉用仔鸡的饲养标准属两段制,已得到广泛应用。当前肉鸡生产发展,总的趋势是饲养周龄缩短,提早出栏,并推行三段制饲养。三段制是0—3周龄喂前期料,属育雏期;4—5周龄喂肥育前期料,属中期;6周龄到出售喂肥育后期料。三段式更符合肉用仔鸡的生长特点,饲养效果较好。现将美国拔益加肉用仔鸡三段制的饲料营养成分主要指标举例如下。根据肉用仔鸡的营养需要和当地的饲料种类,筛选出最佳配方,这是饲养肉用仔鸡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因为饲料的质量、价格是影响肉用仔鸡生产成本的主要因素。肉用仔鸡增重、饲料消耗量及饲料转化率见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