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肉用繁育母牛产后饲养管理技术规范.docx

发布:2025-05-02约2.74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

肉用繁育母牛产后饲养管理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肉用繁育母牛产后的饲养管理、产后护理、卫生防疫、档案管理等方面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肉用繁育母牛产后的特定时期的饲养管理、产后护理及卫生防疫。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

NY5027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

NY5032无公害食品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NY5126无公害食品肉牛饲养兽医防疫准则

NY/T815肉牛饲养标准

LS/T3405肉牛精料补充料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人员要求

4.1场内应配备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技术人员。

4.2工作人员进入场区应及时更换衣服、帽子和鞋。

4.3场内工作人员每年应进行一次健康检查,患有布鲁氏菌病、结核病等人畜共患病者不得从事饲养活动。

5饲料的管理

5.1定。5.2

饲料原料及产品卫生标准应符合GB13078的规定;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NY5032的规精饲料,以玉米、饼粕、麦麸等为主要原料,添加一定量的矿物质、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物质,

精饲料配制符合NY/T815和LS/T3405的规定。推荐哺乳期母牛精料补充饲料配方及5%预混料产品成分组成见表1,表2。

表1哺乳期母牛精料补充饲料配方

原料名称

玉米

豆粕

麸皮

预混料

含量(%)

57

25

13

5.0

2

表25%预混料产品成分组成

成分

维生素A/KIU

维生素D3/KIU

维生素E/IU

锰/mg

铜/mg

铁/mg

锌/mg

碘/mg

硒/mg

钴/mg

钙/%

总磷/%

氯化钠/%

含量

200~400

40~100

2000~3500

900~3000

500~800

1800~3000

1600~2700

30~90

10~20

5~40

5~20

≥2.5

10~20

5.3粗饲料,主要包括干草类、农副产品类(荚、壳、藤、蔓、秸和秧)、青贮类、糟渣类和树叶类等。

6日常管理

6.1产房环境要求安静、阳光充足、干燥,易清理、定期消毒,通风好、无贼风,有取暖设备,垫料厚度>15cm,环境温度15℃~22℃。

6.2记录母牛产犊及分娩过程母牛产犊及分娩过程的记录表格可参考附表A.1和附表A.2。

6.3母牛分娩后可饮麦麸红糖盐水汤(麦麸1.5kg~2kg,红糖0.5kg~1kg,食盐100g~150g,温水15L~20L)防止胎衣不下。

6.4分娩后立即驱赶母牛站立,让母牛舔干犊牛身体上的胎水,牵引母牛缓行15min左右。

6.5母牛分娩后的前3d以饲喂青干草为主,适当补饲以麦麸、玉米为主的混合精料,控制喂催乳效果好的青饲料、蛋白质饲料等;4d~7d后逐渐添加精料补充料,每天增加量不超过0.5kg,精饲料最高喂量不超过2kg;产后8d~10d,限制精饲料及根茎类饲料的喂量,精料最高不宜超过3kg;产后11d~15d精料补充料为3kg~4kg。

6.6母牛分娩后7d内饮用温水,饮用水标准参照NY5027标准。

6.7母牛分娩后自由采食苜蓿、羊草等优质干草。冬季可以加喂青贮饲料、胡萝卜。

6.8母牛分娩后每天适当运动和晒太阳。

7产后护理

7.1常规护理

7.1.1胎衣排出后应及时取走,避免母牛食入,检查胎衣是否完整,防止胎衣残留在子宫内。

7.1.2母牛产后哺乳前用温水清洗、按摩乳房。

7.1.3采用0.1%~0.2%高锰酸钾溶液药浴进行乳头消毒,辅助犊牛3h之内吃到初乳。

7.1.4哺乳期内定期检查乳头,如有红、肿、热、痛等乳房炎症状要及时治疗。

7.2异常护理

7.2.1分娩异常的母牛(双胎、难产、产道拉伤、助产过度、胎衣不下等)完成分娩后,应肌肉注射头孢噻呋钠等抗菌药物预防感染。

7.2.2母牛分娩时,如发现胎衣排出困难,可注射促进子宫收缩类药物。

7.2.3母牛分娩后,胎衣超过6h未排出,应进行药物治疗;超过12h未排出,应更换药物治疗或进行剥离手术。

7.2.4恶露不净的处置,如产后10d仍排出灰褐色的恶露,气味恶臭或脓样,出现子宫炎症,应进行治疗。

8卫生防疫管理

3

8.1养殖区卫生要求

8.1.1牛舍、运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