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天下秩序与华夏共同体的演进(夏商周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专家大讲堂课件.pdf
第四讲
天下秩序与华夏共同体的演进(夏商周时期)
主讲人:中央民族大学
王冬丽
中华民族的辉煌与骄傲,落寞与苦难似乎都可以从这里找到解释。
西周时期已经出现了天下各族归属于一个统一政治秩序的观念,这是中国能够
出现大一统王朝,以及各族得以凝聚成中华民族的重要的前提。
天下一统是包括儒、法、道、墨等诸子百家各门各派的共同的主张,也是处于
战乱中的天下各族的共同的心愿。
课程内容提要
1.中心是如何凝聚成的。
2.如何解决改朝的问题。
3.如何解决换代的问题
4.如何看待非中心大夷的功绩
夏时期全图
夏商周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
的三代,大家从地图上可以看
到,那时候三代的地域面积其
实很小,黄河中下游的一些地
方,所以梁启超先生有言最古
之史实为方志,但是三代却奠
定了中华民族以黄河和长江中
下游为核心,不断的向四周发
习近平总书记说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逐渐形成了以炎黄华夏为凝聚核心,五方之
民共天下的交融格局。
夏商周时期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念的形成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一部分中心是如何凝聚成的
第一部分中心是如何凝聚成的
2022年,张艺谋在北京冬奥会上用24节气来进行倒计时,这种中国式的浪漫惊艳
了很多人。
请问大家24节气这种计时的方法在哪里?最具解释力?
黄河中下游,比如河南的洛阳和郑州。
1815
ranE
3
8
图片来自于地理图文,要高清版请自行查找
我的老家在河南,小时候比如某天夜里我突然听到一声虫鸣,我想是不是某个节气
要到了呢?一查日历,果然明天就是惊蛰了,接着就是春雷乍动,万物复苏,古人并没
有科学的测量工具,他如何料的这么精准呢?让人不得不佩服。
但请你思考一下自己的家乡是否和24节气对得上,比如深圳是不是就没有大雪,小
雪又一年24节气,其实它是适用于中原地带的地方文化,但为什么这种地方文化在今天
能够成为中国人都很熟悉的一种文化,乃至成为中国文化符号的一个代表。
这主要是因为这种文化是中心的文化,是中心文化对周边其他文化逐渐的浸润覆盖
的一个过程。
据我国考古学实证,新石器时代的文化有7000多处,比如仰韶文化、良渚文化、
红山文化等。
用北大著名的考古学家苏秉奇先生的话说,是满天星斗,能在这多处遗址中脱颖而
出,成为中心,他定有过人之处。那是什么让黄河中下游C位出道成为中心的呢?
化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