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之我见.doc

发布:2017-08-11约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之我见【摘要】计算机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 中职计算机教学如何适应生源文化基础差、总体水平偏低、学习无信心的现状。文章从怎样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因材施教、互动探究、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等方面提出了教学改革的一些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F416.6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15-01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计算机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既要适应社会需要,又要考虑到学生实际情况,     课程开设应该以“简单、易学、实用”为主,使学生“感兴趣、有成就感”为基础,注重少而精,少讲理论,多讲操作的方法与步骤,注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习的信心 中职招生的无“门槛”入学,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文化基础差、行为习惯差,在中学常常遭受家长、老师批评的多,赞扬的少,平时看似满不在乎,实际上自尊心极强,非常“好面子”。因此,中职教师应该尊重、关心、爱护、理解他们,师生之间通过坦诚的对话与感情交流,建立起信任关系。当学生回答正确时,应给予肯定、鼓励和表扬,使学生感到心情愉快、有信心;当学生回答错误或不会回答时,教师应要给予启发、引导,不能训斥、讽刺、挖苦学生,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求知欲。学生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把教师当作伙伴、知心朋友,才能充分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展示自己的个性,教师才能准确地把握每个学生的心理需求,有针对性地指导,因材施教,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其不断健康发展。 二、因材施教 ,培养学习兴趣 中职计算机教学,首先是培养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浓厚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中职教学应该从学生感兴趣、简单易学的东西入手,如计算机教学可从教学生做精美的卡片、动画、图形类、OFFICE、学习五笔输入法、玩玩打字游戏等等,学生觉得做得来又好玩,有兴趣,有成就感。如果像以往那样,一开始就给学生讲计算机的构造、信息的存贮与表示、程序设计等内容,学生望而生畏,失去学习的信心,最终厌学。 三、互动探究,融洽师生课堂交流情感 情感是人们对外界事物与内在意识之间发生联系的切身体验。“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师生关系是以基本的人性观为前提的。中职学生基础差,但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兴趣和爱好,如有的对图形感兴趣,有的对打字感兴趣,有的对程序感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兴趣、爱好和发展能力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学生感兴趣的就是他们形成特长的条件。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通过讨论、交流沟通等互动探究,使枯燥乏味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自信心、主动性,达到共同提高, 共同进步,有成就感。对个别基础较差的学生,考试时可用特长代替其他科目,鼓励特长的发挥。 四、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多媒体课能够生动形象地将抽象、生涩、陌生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可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增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效率,改变传统教学中粉笔加黑板的单一、呆板的表现形式,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多媒体教学使用和课件的制作要注意科学、恰当,理论联系实际。一是教师在选择、设计课件时要注意不能犯科学性错误,内容表述要正确,不能有错别字,更不能出现知识上的错误。二是要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是实践的基础,而实践是理论的升华,两者密不可分。教学时在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后,就应让他去实践,检验自己的能力。学生在学习计算机时往往有眼高手低的感觉。有的学生课上觉得什么都懂,可一上机就错误百出;而有的课上听得如坠云雾,可一上机,就有种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感觉。例如,在上文字处理软件Word 时,讲到“首字下沉”“图文混排”“设置页眉页脚”等,学生听得是目瞪口呆,但在上机操作时,学生觉得豁然开朗。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软件的更新、教学对象的差异, 计算机教学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创新。国家对职业教育质量提出要求:“培养的学生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掌握必要的职业技能、胜任职位需要, 能够就业”更是激励着我们想方设法、逐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从而培训出计算机类的高素质的人才。 作者简介:黄科于,男,重庆市忠县人,大学本科,重庆市经济贸易学校讲师,政教处副主任。 无疑增加了教材的难度,造成了学习上的困难。再者,要顺利地从一种语言环境过渡到另一种语言环境中学习,势必会遇到原有语言文化规则习惯的干扰,使藏族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感到比较困惑。[2]三是他们不仅要学习专业课还要参加学校举行的各种补习班,学习汉语以及汉族的文化或补习专业课,学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