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7高考考试大纲说明 生物试题.doc

发布:2017-05-17约6.63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7高考考试大纲说明 生物试题 1、某种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A双链不能解开。若在细胞正常生长的培养液中加人适量的该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随后细胞中的DNA复制发生障碍 B.随后细胞中的RNA转录发生障碍 C.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中期 D.可推测该物质对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 2、下列有关小麦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根吸收矿质元素所需的ATP直接来源于光合作用 B.根吸收矿质元素所需的ATP直接来源于呼吸作用 C.根尖表皮细胞对各种矿质元素的吸收量相等 D.各种矿质元素进入根尖表皮细胞需要同一膜载体的协助 3、拟谷盗是一类危害粮食的昆虫。现将甲、乙两种拟谷盗等量混养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同种面粉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统计两种拟谷盗种群的数量(以两种拟谷盗数量总和为100 % ),结果如 下表: 环境条件 甲拟谷盗 乙拟谷盗 湿热 100 0 干热 10 90 湿温 86 14 干温 13 87 湿冷 31 69 干冷 0 100 (1)根据上表数据,在下面的坐标中绘制湿冷、干温条件下拟谷盗数量百分比的柱形图。 (2)甲拟谷盗与乙拟谷盗两个种群之间的关系为 。 4、在下列哪种条件下栽培番茄,对增产有利? A. 日温15℃、夜温26℃ B. 昼夜恒温26℃ C. 日温26℃、夜温15℃ D. 昼夜恒温15℃ 5、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B.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C.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6、为了验证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试以大白鼠的耗氧量和活动量为观察指标,根据给出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并做出分析。 (1)材料和用具:日龄相同、体重相近的雄性成年大白鼠两组,甲状腺激素溶液,蒸馏水,灌胃器,耗氧量测定装置,小动物活动测定仪等。(实验提示:给药途径为每日灌胃,给药剂量和仪器操作不作考试要求,室温恒定。) (2)方法与步骤: (3)结果预测与分析: 7、现有一种由人工膜制成的袋,为检测淀粉和碘能否透过该膜,现提供试剂和用品如下:铁架台、烧杯和人工膜袋各一个,1%的淀粉溶液、稀碘溶液和棉线。 (1)请用上述试剂和用品,设计一个实验装置,探究淀粉溶液中的淀粉和碘溶液中的碘能否通过该膜,请用示意图表示(加图注)。 (2)实验结果预测及分析: 8、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实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 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B.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C.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D.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9、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有4种生物,并且构成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4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总量如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如果乙的种群数量增加,则会引起 A.甲、丁的种群数量增加,丙的种群数量下降 B.甲、丙、丁的种群数量均增加 C.甲、丁的种群数量下降,丙的种群数量增加 D.甲的种群数量下降,丙、丁的种群数量增加 10、某油料作物种子中脂肪含量为种子干重的70%。为探究该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及脂肪的含量变化,某研究小组将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查萌发种子(含幼苗)的脂肪含量和干重,结果表明:脂肪含量逐渐减少,到第11d时减少了90%,干重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观察胚乳中的脂肪,常用 染液对种子胚乳切片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___色的脂肪微粒。 (2)实验过程中,导致萌发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 (填“C”、N”或“O)。 (3)实验第11d后,如果使萌发种子(含幼苗)的干重增加,必须提供的条件是 和 。 11、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 c ),该蛋白无致病性。PrP c 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sc(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PrPsc可以诱导更多的PrP c转变为PrPsc,实现朊粒的增殖,可以引起疯牛病。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朊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