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高鸿宾第四版第9章醇和酚.ppt
”醇和酚的化学性质-醇和酚的共性9.6.1弱酸性(1)醇与活泼金属的反应工业上生产醇钠,免用较贵的金属钠苯(74.1%)-醇(18.5%)-水(7.4%)三元共沸物bp64.9℃030102酚的酸性*P、π共轭,有利于H以质子形式离去 0102苯氧负离子上的负电荷分散到共轭体系,酸性比醇强9.6.2醚的生成*醇和酚的金属盐与卤代烃、硫酸二甲(或乙)酯作用生成醚酚的酸性较强,可在碱性溶液中直接反应9.6.3酯的生成醇酯醇(酚)与酸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称为酯化反应氢氧键断裂,分子间脱水,生成无机酸酯硫酸==十二醇硫酸钠(十二醇硫酸酯的钠盐)C12H25OSO2ONa是常用的合成洗涤剂镁、钙盐可溶高级脂肪酸钠盐-肥皂遇硬水生成镁、钙盐等不溶性沉淀硝酸甘油三硝酸酯(硝化甘油)01炸药(硝化火棉):受热受震动后爆炸02心血管药:扩张小动脉和冠状动脉03磷酸磷酸三丁酯萃取剂增塑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与聚合物混溶的低挥发性有机物。增加成型时的可塑性、流动性和柔韧性有机酸及其衍生物酚酯*Fries重排:酚酯与AlCl3等作用重排成邻(较高温)及对(较低温)羟基酮-相当于傅氏酰基化*第九章醇和酚9.1醇和酚的分类、构造异构和命名醇和酚的分类根据羟基数目分为一元、二元、三元、四元01醇和酚多元02根据羟基所连的烃基不同分为01脂肪醇饱和醇不饱和醇02脂环醇03芳醇04根据羟基所连接的碳原子不同分为伯仲叔醇1°2°3°9.1.2醇和酚的构造异构碳链异构010203官能团位置异构官能团异构互变异构19.1.3醇和酚的命名2习惯(普通)命名法按烃基的习惯名称,后面加一醇或酚字3系统命名法醇选择含羟基碳原子的最长碳链为主链,按碳原子数称为某醇;不饱和醇应包含不饱和键主链上的碳原子从靠近羟基的一端编号,羟基在端位时,“1”字可省略将支链的位次、名称及羟基的位次在名称前注明3-甲基-2-丁醇3-丁烯-2-醇2,5-庚二醇1-苯基乙醇2-苯基乙醇021-甲基环戊醇4-甲基环己醇顺-1,2-环丙二醇01对乙烯基苯酚间苯二酚5-甲基-2-异丙基苯酚2-萘酚02芳环名称加酚字为母体,前面按次序规则冠以取代基位次、数目、名称酚01服从多官能团化合物命名原则2-氨基乙醇2-羟基丙酸对甲氧基苯酚对羟基苯甲醛9.2醇和酚的结构
醇的结构*01?C、O都是sp3杂化,键舒展,结构稳定02电负性OC,OH为吸电子基酚的结构*01C、O都是sp2杂化03增加了苯环上电子云密度,OH为供电子基05减弱了羟基活性02与苯环形成一个P-π共轭体系04增加了羟基上氢的离解能力醇和酚的制法醇的工业合成由合成气合成烯烃水合符合马氏规则乙烯生成伯醇,其它烯烃生成仲、叔醇直接水合间接水合有重排产物*烯烃环氧化-水解制乙二醇(甘醇)制丙三醇(甘油)*羰基合成*又称烯烃的氢甲酰化金属羰基化合物作催化剂,加热加压下,烯烃与CO和H2作用,得到双键在链端,多一个碳原子的醛,还原生成伯醇酚的工业合成(1)异丙苯法*芳卤衍生物的水解*碱熔法*卤代烃或重氮盐的水解相应的卤烃易得到时用此法由格氏试剂制备*(1)一级醇的合成羰基化合物必须是甲醛==(2)二级醇的合成羰基化合物是醛和甲酸酯logo(3)三级醇的合成羰基化合物是酮和酯=9.3.5由烯烃制备*1硼氢化-氧化反应2顺式加成,反马氏规则,可制伯醇3无重排产物(不生成碳正离子)9.3.6羰基化合物的还原*醛、羧酸、酯还原成伯醇1酮还原成仲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