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老年患者上尿路结石的临床效果观察.doc

发布:2018-01-28约2.51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老年患者上尿路结石的临床效果观察 永州市祁阳县人民医院 湖南祁阳 426100 【摘 要】目的:对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老年患者上尿路结石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自2013年7月至2014年11月在我院接受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的100例上尿路结石老年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0例患者均接受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83例患者采用单通道碎石,17例患者采用多通道碎石。患者手术时间25~190分钟,平均手术时间为(114.8plusmn;35.5)分钟;术后患者血红蛋白下降0~38g/L,平均下降(6.9plusmn;9.3)g/L。结论: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老年患者上尿路结石能够取得非常理想的临床疗效,治疗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经皮肾镜碎石术;上尿路结石;临床效果 随着现代医疗科技的不断进步,微创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在治疗老年患者上尿路结石中,经皮肾镜碎石术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治疗方法。经皮肾镜碎石术具有较高的结石清除率,但是其作为一种有创手术,必然会伴有一定的风险与并发症。由于老年患者身体机能出现下降,术后出现系统性疾病的可能性比较大,危险性较高。本次研究选取自2013年7月至2014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上尿路结石老年患者,给予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取得了非常理想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3年7月至2014年11月在我院接受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的100例上尿路结石老年患者,其中男性患者61例,女性患者39例,年龄集中在59到81岁之间,年龄的平均值为(74.5plusmn;3.8)岁;右侧57例,左侧43例。孤立肾11例,合并高血压52例,糖尿病7例,冠心病18例,消化道溃疡5例,慢性肺病9例,脑血管疾病2例,慢性肾功能不全19例,合并上述两种疾病的患者有31例。结石特征:11例为输卵管上段结石(11%),33例为肾盂结石(33%),9例为肾盏结石(9%),47例为肾盂+肾盏结石(47%),其中31例患者为单发结石(31%),43例患者为多发结石(43%),26例患者为鹿角形结石(26%)。患者结石直径从0.9cm到8cm不等,平均直径(3.1plusmn;0.37)cm。 1.2方法 1.2.1术前处理 全部患者术前均经CT检查、泌尿系平片检查及静脉尿路检查后确诊。完成血常规、血液生化及凝血功能等检查,以及常规尿细菌培养。全部患者术前均接受详细的心肺肝肾等脏器功能等评估,如有合并症则给予相应处理,在患者病情完全稳定后在给予手术治疗。 1.2.2手术方法 患者接受连续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首先选择患者截石位,在输卵管镜的引导下以逆行方式将5F输尿管导管插入到患者侧输尿管中,将导尿管留置其中。然后帮助患者取俯卧位,将腹部位置垫高,选择患者低11或12肋下进行穿刺,通过造影剂使患者肾盂得到扩张,在穿刺针穿刺到肾集合系统之后,将斑马导线置入,并张筋膜扩张器至18F,将18F的塑料薄鞘,以此来完成经皮肾取石通道的建立。 1.2.3术后处理 对全部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检测,给予止血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患者尿培养结果显示为阳性,则结合药敏结果给予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患者术后2到6天进行腹部泌尿系平片复查,对手术效果进行观察。如果没有结石残留,且夹闭造瘘管24小时后没有出现腰疼或发热等不适症状,则可以拔出造瘘管。如果患者术后还有结石残留,则结合残留情况与患者意愿选择药物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或者二期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 1.3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的全部数据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plusmn;标准差)表示。 2.结果 100例患者均接受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83例患者采用单通道碎石,17例患者采用多通道碎石。患者手术时间25到190分钟,平均手术时间为(114.8plusmn;35.5)分钟;术后患者血红蛋白下降0~38g/L,平均下降(6.9plusmn;9.3)g/L。一期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后,76例患者取净结石,清除率为76%,15例患者接受二期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11例取净结石,共有87例患者取净结石,两期结石取净率为87%。患者术后住院2到19天,平均住院时间为(9.4plusmn;2.3)天。 3 讨论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平均寿命显著增加,但是老年人尿路结石发病率却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在治疗老年患者上尿路结石中,经皮肾镜碎石术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治疗方法。本次研究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