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出血肾动脉栓塞术的护理体会.doc

发布:2018-01-31约2.62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出血肾动脉栓塞术的护理体会 (四川省成都巿第五人民医院 四川 成都 611130)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大出血发生的原因及介入栓塞治疗的时机,并探讨其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015年5月采取镜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35例,术后出现出血患者3例。均为男性。其中两例患者行介入治疗,对介入治疗的时机及原因进行分析并观察和分析PCNL术后出血患者的护理。结果:两例患者均为肾动静脉瘘。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及术后观察在PCNL术后出血的患者中用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经皮肾镜;出血;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6-0257-02 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患者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结石取净率高,作为肾脏大负荷结石、多发结石的首选方法,已成为尿石症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1]。但是,需要注意避免的是术后的并发症,肾出血,作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术后的严重出血不仅处理起来难度大,操作不当还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2]。常规应用止效果血药物,夹闭肾造瘘管压迫止血等治疗效果不佳时,可行超选择行肾动脉栓塞术进行治疗[3]。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2015年5月采取镜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35例,术后出现出血患者3例。均为男性。其中两例患者行介入治疗。 1.2 手术方法 局麻下行股动脉穿刺插入5Fcabm,插管至出血侧动脉,在X线定位下打入造影剂,根据造影剂外渗精确定位出血部位和出血血管,然后经导管缓慢多次将明胶海绵体条栓塞入出血血管,后加压包扎止血15min,术后绝对平卧并下肢制动24小时,同时辅助应用止血药物。 2.结果 2例均1次性栓塞止血成功。 3.护理措施 3.1 恐惧、焦虑 3.1.1(1)患者由于术后肾造瘘管及尿管反复内引流出大量鲜红色血液,往往因此导致患者及家属精神紧张、担心疾病的愈合,增加住院费用。所以心理护理非常重要、护士要耐心细致地给患者家属讲解出血的原因,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2)由于对介入治疗缺乏足够的认识,易存在紧张、恐惧的心理,因此我们必须耐心地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病人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向病人讲解介入治疗创伤小、术中配合的注意事项,消除病人的不安。 3.2术后护理 3.2.1体位 绝对卧床休息24小时,穿刺点可用沙袋加压止血6小时。穿刺侧肢体制动12小时,24小时后可撤除加压包扎带。病人因制动会出现腰背部酸痛,术后腰部两侧可轮六垫软枕,减轻制动带来的不适,帮助病人局部活动或给予局部按摩减轻痛苦,避免压疮的发生。 3.2.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是体温、血压、神志、尿量变化,并严密观察有无肾脏再次出血的情况,观察穿刺部位伤口敷料是否有渗血的情况发生;术后每2小时观察穿刺肢体皮肤温度、颜色、感觉、足趾运动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并与对侧肢体对比。协助按摩下肢以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3.3管道护理 3.3.1尿管护理: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每日尿管护理2次/日;妥善固定尿管,防止尿管折叠、弯曲、受压,严密观察引流管引流液的量、色、性质;每日饮水2000~3000ml,防止尿路感染。 3.3.2肾造瘘管护理:栓塞术后肾造瘘管行夹管处理,利用肾内压力升高起到止血效果,一般为2~4小时,肾造瘘管开放后应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的变化,并准确记录,及时发现有无活动性出血的情况;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管道折叠、弯曲、受压,防止尿液返流而引起尿路感染;定时离心方向挤压引流管,防止管道堵塞。 3.4穿刺部位的护理 穿刺部位给予沙袋加压包扎,加压时间为6小时,严密观察穿刺处伤口有无渗血、渗液,如有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3.5栓塞后的潜在并发症 3.5.1栓塞综合征 栓塞后综合症是肾动脉栓塞最常见的并发症,表现为钝痛、恶心、呕吐、腹胀轻重度发热;多在术后1小时出现、可持续1d到数天,给予对症治疗和即可。病人表现可不明显,但也有病人剧痛,帮助和通过病人探视、转移注意力的交谈等放松技术,缓解疼痛,必要时给予止痛药物,坏死组织的吸收可发生在介入栓塞2d~3d后。肾脏由于组织缺血后坏死水肿,刺激肾包膜引起腰痛,术后加强抗生素预防感染[4]。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