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细胞活化.ppt
第1页,共4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L1受体、辅助受体和发送信号L2T细胞活化L3B细胞活化第2页,共4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L1受体、辅助受体和发送信号◆受体-配体相互作用淋巴细胞为执行其功能必须被激活。在分子水平上,这意味着经过与细胞表面受体相互作用,收到来自细胞外的信号。然后,此信号经过细胞质到核,诱发细胞增殖所需的基因转录和效应分子的合成与释放。虽然淋巴细胞经其抗原受体与抗原的结合(信号1)对刺激此细胞是必要的,但不够,通常引起无反应性(详见M3)。第3页,共4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当然,附属的细胞表面分子(如在T细胞上的CD4或CD8、LFA-1、CD2和CD28)与其他细胞上的他们的反受体的结合是重要的,因为这些相互作用增加细胞-细胞相互作用的亲和力。此外,协同刺激分子(其中一些也是附属分子)通过提供关键的第二信号(信号2)调节导致活化的信号转导事件。T细胞经其TCR受与MHC分子结合的肽抗原刺激。B细胞被激活有的需要T细胞,有的不需要T细胞。多聚体抗原能直接刺激B细胞,而对蛋白抗原的应答需要T细胞辅助。第4页,共4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通过辅助受体发送信号没有一个T或B细胞上的抗原受体有足够长度的胞质内尾部起信号分子作用的氨基酸成分。因此,T细胞信号发送,通过CD3与TcR联合在一起引发。B细胞信号发送,通过CD79a/b与BcR联合在一起引发(详见H2、3)。这些分子上有酪氨酸基元,可被激酶磷酸化以引发活化过程。然后一系列有序的生化事件经激酶和磷酸酶而发生,这些事件受来自其他辅助受体细胞表面分子信号的调节。第二信使产生,它最终负责核内转录因子的活化,并且负责淋巴细胞效应器功能所需要的细胞周期蛋白和分子的产生。细胞因子诱导已活化的B细胞、T细胞的增殖及进一步分化。第5页,共4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L2T细胞活化L2.1参与T细胞活化的分子L2.2Th细胞的活化L2.3Tc细胞的活化L2.4导致T淋巴细胞活化的生化事件第6页,共4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感染外周部位的病原体或抗原典型地被捕获在感染部位正下游的淋巴结中。血中产生的病原体被脾捕获。这些二级淋巴器官含有APC(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它们有效地捕获抗原,以备加工和呈递。初始的T细胞再循环通过这些部位,以寻找适当的抗原。T细胞与APC的非特异性结合表面粘附分子的结合1.无特异性2.低亲和性3.短暂性无相应特异抗原结合即分离,T再次进入淋巴循环第7页,共4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T细胞与APC的特异性结合非特异结合后,TCR识别并结合p-MHC,CD3传递特异性识别信号:LFA-1构象改变,与ICAM亲和力增强(结合可达数天)CD4/CD8增强TCR-p-MHC亲和力共刺激分子互相结合,提供协同刺激信号T细胞突触的形成:第8页,共4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T细胞与APC的非特异性结合免疫突触成功失败分离TCR搜索特异性Ag肽-MHC复合物第9页,共4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L2.1参与T细胞活化的分子:1.T细胞活化的辅助受体主要提供在APC和T细胞之间的附加连锁键。CD4:与MHCⅡ类分子恒定区域结合,从而加强了TCR与肽-MHCⅡ类分子的联合。其胞浆区与淋巴细胞激酶(lck激酶)结合,参与T细胞活化和增殖信号传导。CD8:同上,就是加强与MHCⅠ类分子的联合。2.协同刺激分子CD40L(CD154):在活化的T细胞,与CD40结合,能协同参与激活B细胞、诱导记忆B细胞形成,参与B细胞的应答。CD28:胞外区与B7(CD86/CD80)结合,胞浆区可与多种信号分子相连,能引发T细胞的活化和克隆扩增。第10页,共4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CD2(LFA-2):能与APC的CD58结合,通过增强T细胞与APC或靶细胞之间的黏附,能促进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功能。且胞浆区可与多种蛋白酪氨酸激酶相连,能介导信号转导。LFA-1(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能与ICAM-1(胞间黏附分子)结合,能促进T细胞与靶细胞的相互作用,增强细胞免疫效应。3.结合丝裂原的膜分子:与丝裂原结合,能促使T细胞活化和诱导细胞分裂4.细胞因子受体(CKR):活化后表达一系列CKR,如IL-1R、IL-2R等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