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皂素生产废水综合治理技术研究Ⅱ.pdf

发布:2017-05-28约1.59万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 28 卷 第 1 期        武 汉 化 工 学 院 学 报        V o l. 28 N o. 1 2006 年 01 月         J.  W uhan Inst.  Chem.  T ech.          Jan.  2006 文章编号: 1004 4736 (2006) 01 0023 04 ( ) 皂素生产废水综合治理技术研究 ——三阶段两相厌氧工艺技术 1 1 1 1 2 王丹妹 , 刘大银 , 毕亚凡 , 梅 明 , 严向东 ( 1. 武汉化工学院环境工程研究所, 湖北 武汉 430074; 2. 宜昌环境科学研究所, 湖北 宜昌 443100) 摘 要: 开发了三阶段两相厌氧工艺即酸化、内电解、厌氧产甲烷的工艺处理皂素废水. 从理论上分析了该工 艺处理黄姜皂素废水的机理和优势. 在实验条件相同时, 改变内电解在工艺中的位置进行间歇式厌氧处理, 测 得 2 种厌氧工艺的处理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内电解在两相厌氧中间CODCr 的去除率要优于内电解在酸化前. 关键词: 皂素废水; 内电解; 厌氧; 水解酸化 中图分类号: X 703   文献标识码:A 0 引 言 皂素工业是近几年在黄姜人工种植开发成功 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生物化工行业. 皂 素含于薯蓣科植物如黄姜、穿地龙等的根茎中, 是 生产甾体激素类药物的基础原料. 我国鄂西北、陕 南、豫西南的生态地理条件很适合种植黄姜, 是主 要的黄姜产地, 也是发展当地经济的重要产业之 图 1 实验工艺流程图 一, 而该产地处在南水北调的中线水源处, 治理皂 F ig. 1 T he flow chart fo r the trial p rocess 素产生的废水关系到水源地水质安全和周围生态 1. 1. 2 实验方法 实验室小试采用间歇进水, 同 [ 1 ] 批次测试比较COD Cr 及其他参数. 环境的保护 , 因此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但实践 证明, 目前已有的各种工艺处理皂素废水均得不 a. 酸化. 酸化泥由实验室从厌氧泥经过一段 [ 2 ] 时间驯化而来, 其酸化度高, 泥的絮凝沉降性好. 到较好的效果 , 许多装置甚至无法运行. 黄姜提取皂素产生的废水是一种强酸性、高 取相同的酸化泥等量分装于两个酸化反应瓶中 ( ) ( ) 盐分 硫酸盐 、高浓度的有机废水, pH 值在 1 左 反应瓶为透明溶氧瓶加带孔橡皮塞 . 经过一定 右, 可生化性差, 综合废水 COD Cr 在25 000 到 时间的活化, 正式酸化实验开始. 酸化时, 加入调 30 000之间. 作者经过一年多的实验研究, 开发了 好 pH 为 7. 0 左右的中性皂素废水到酸化瓶, 酸 ( ) 三阶段两相厌氧- 好氧相结合的处理工艺, 达到 化瓶置于水浴锅中, 调节温度为 35. 5 ±0. 5 ℃, 了很好的有机物去除效果, 其中厌氧处理去除了 反应 12 h 后取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