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熟语100.ppt
八竿子打不着。比喻关系疏远或没有关系。 1.“就连和东方文化八竿子打不着的情人节、愚人节,也大有席卷华夏之势。”(《齐鲁晚报》2011/1/30) 2.“几万字的文字也能做成三五百页的大书,一些书的图和文八竿子打不着,配得莫名其妙,文不够图来凑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厦门晚报》2010/12/31) 拔出萝卜带出泥。比喻一个犯罪分子的落网,带动了另一个犯罪分子的暴露。 如:“共同犯罪,特别是重大经济犯罪,案犯之间盘根错节,每个案犯的存在都以其他案犯为条件。借用‘拔出萝卜带出泥’的说法,他们互为萝卜,又互为泥土。在这种情况下,‘拔出萝卜带出泥’就不可避免。”(《中国青年报》2010/9/2 )
2017-06-22 约1.09万字 89页 立即下载
-
语文高考专题复习:熟语[含成语].doc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熟语(含成语)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表达应用E
第
1. 考查范围:高考对熟语考查的重点是近义词的选用和辨析,命题点通常落在词义的轻重、大小、褒贬等方面的差异上,反映在词语使用的对象、范围以及上下文的对应、搭配等方面。常见的误用类型有望文生义、不明对象、褒贬颠倒、前后重复、不合惯用句式、谦词错位、理解片面等。
2. 考查形式: 本考点题型设计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但近几年出现的新题型也应引起我们的重视。①语境运用题。提供一个语境,让考生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熟语。这种题型不仅考查语言运用的能力,同时也考查语言积累的水平。②俗语、成语置换题。这种题型将熟语中两种不同风
2017-03-15 约7.75千字 9页 立即下载
-
201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检测之熟语.doc
201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检测全集之熟语(含详解)
考点五 正确使用熟语
【考点检测】测试时间:100分钟测试分值:100分(每小题4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这里有我汗水浸过的土地.这里有我患难与共的亲友.这里有我相濡以沫的妻子.这里有我生命的根。
B.他们差强人意的服务质量,不仅给社区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且有损职能部门在公众中的形象。
C.为了缩短时间,突击队躲开楼房林立的大院,潜入瓦房鳞次栉比的胡同,出其不意。取捷径.奔袭望海楼。
D.木船在风浪中剧烈地摇晃着,那人却稳稳地站立着.就像一个身怀绝技的骑士,骑在一匹桀骜不驯的野马上,任凭野马狂奔
2016-05-26 约6.41千字 9页 立即下载
-
高考熟语专题复习解析.ppt
6、(全国卷II)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新来的王老师为人不苟言笑,同事们一般都不跟他嘻嘻哈哈,只有谭校长有时还会跟他开点无伤大雅的玩笑。 B.近几年,来中国演出的外国艺术团络绎不绝,不过人们对俄罗斯芭蕾舞团的《天鹅湖》还是情有独钟,屡看不厌。 C.美国博物馆的收费可谓各尽所能:有的一部分收费,有的分时段收费,还有的是否交费、交费多少由参观者自行决定。 D.中、日、韩三国参加这次围棋比赛的运动员,水平都在伯仲之间,谁能胜出,就要看谁具有更好的竞技状态和心理素质了。 C项犯了张冠李戴的毛病,“各尽所能” 意思是“各人尽自己的能力去做”,主语应该是人,而不能是“博物馆的收费”
2017-01-19 约7.42千字 38页 立即下载
-
2010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训练(五)成语及熟语.doc
高考资源网/第一轮复习专题训练:成语及熟语
1.下列各句中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w.w.w.k.s.5.u.c.o.m
A.你的这个不情之请让我很为难,过两天我再答复你吧。B.别说这事办不成,即使办得成,老天爷不帮忙,继续干旱下去,那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C.谁也不曾注意到,巧夺天工的石林,原来是风沙为害的罪恶见证。D.在学习上也是这样,吃别人嚼过的馍不香,要善于动脑筋,师心自用,才能学深学透。
2.下列各句中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他们兄弟俩谁也不肯让步,那么清官难断家务事,我们有机会便溜了吧。 B.我班班长李玲同学,不仅学习成绩突出,而且乐于助人,她做的好事真是擢发难数。
2017-01-27 约1.57万字 15页 立即下载
-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df
:«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
批注(A1]:
考点一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第一步:明考向-体验高考
I.2(021.全国甲卷节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新学期到来,我校推出一门全新通识课“家常菜”,受到广大师生关注和
好评。过去,学校劳动教育课程非常少,而且多是,很难培养学生
劳动意识和习惯。“家常菜”这门课找到了学生们感兴趣切入点,学习难度不大,
门槛不高,却能让学生。
一道家常菜,通常承载着劳动者在幕后辛勤付出。择菜,洗菜,切菜,准
备配料并着手烹饪。通过,学生们不仅能够提升厨艺,还能真正体会到
做菜辛苦和乐趣,增加对食物敬畏和感情,从而减少食物浪费,进一步养成
生活作风。期末考核
2025-03-30 约2.77万字 34页 立即下载
-
201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学案——第3讲成语和熟语.doc
2012高考复习专题三:成语和熟语
【考纲解读】2011考纲“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考查能力为D级,即表达应用。该考点包括正确理解和正确使用两个层面,即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根据语境正确使用词语(包括使用得好不好)。
熟语的复习仍要以成语的积累为重点,同时兼顾一下常见的惯用语、歇后语、俗语和谚语就可以了。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之一的熟语,也是高考的一大难点。笔者结合近年高考试题,把熟语的误用情况归纳为“九戒”,与广大考生共勉。
【一戒望文生义】熟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其意义往往不是语素义的简单相加,而是字面意义的引申和比喻。其中惯用语、谚语、歇后语还使用了比喻、双关等修辞手法赋予它以
2018-06-29 约1.83万字 12页 立即下载
-
2013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1):专题四 熟语.ppt
成才之路·语文;;;考 点 解 读 ;考 点 解 读 ;;;知 识 讲 解 ;;;;;;;;;;;;;;;;;;;;;;【答案】A ;;;【答案】C ;课后强化作业(点此链接)
2017-04-19 约字 34页 立即下载
-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十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pptx
专题十正确使用词语(包含熟语)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2025-04-09 约小于1千字 4页 立即下载
-
2015届高考语文复习熟语.doc
2015届高考语文(最新模拟题汇编):专题一成语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歌手尹相杰曾被聘为北京禁毒教育义务宣传员。近日,歌手尹相杰因涉毒被警方抓获,目前案情仍在调查中,这样的消息真是让尹相杰的粉丝们不忍卒读啊!
B.中国的口头文学非常博大,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陈陈相因的故事传递着中国人传统的道德准则与价值观,蕴含着人们的生活智慧和丰富的生产经验。
C.钱钟书爱看电视剧《西游记》,但与众不同,他边看、边学、边比划,口中振振有词,时而悟空,时而八戒,“老孙来也”,“猴哥救我”,一边手舞足蹈,乐此不疲。
D.听到张旭东升任宁江市交通局长的消息,一帮老同学、老同
2017-06-08 约1.12万字 9页 立即下载
-
2014年高考语文复习熟语.ppt
正确使用熟语 正确使用熟语 ㈠考点解读 从2004年起,《考试大纲》由原来的“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改为“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表明对词语考查的范围扩大了,熟语包括成语、惯用语、谚语、俗语、格言、歇后语等。 根据近两年各地考题情况来看,对熟语的考查,除了那些实用性强、流传性广的惯用语、歇后语、俗语外,重点还是常见成语,难点在容易语解词义的成语和容易误解感情色彩与适用范围的成语等。 正确使用熟语 ㈠考点解读 各地高考试题所选成语大都来自日常生活和课本中常见的成语,几乎未出现过于陌生的成语;其次,日常生活、报纸要志容易出错的成语出现频率较高;义项较多、运
2017-02-08 约1.67万字 87页 立即下载
-
2014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突击:专题03 正确使用词语(熟语)之考向02:辨析熟语(包括成语)用法.doc
考点精讲】
(1)成语
成语最能体现熟语的两个特点,即结构的稳定性和意义的整体性,我们掌握或运用成语时一定要注意追本溯源,把握成语字面意义之外的整体意义,明确成语的使用范围、对象及褒贬色彩等,切忌望文生义、张冠李戴。
(2)谚语
谚语也叫“俚语”“俗语”“俗话”,是人民群众口头流传的通俗而含义深刻的固定语句,表达了人们的经验和对自然、社会的认识,简练通俗,意思完整。如“众人拾柴火焰高”、“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等。适当地运用谚语,能够增强表达效果。
(3)惯用语
惯用语是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惯用语。如“吹牛皮、开后门、背黑锅、碰钉子、回老
2017-05-18 约4.03千字 4页 立即下载
-
2018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一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1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课后对点集训课件.ppt
2018-11-24 约小于1千字 86页 立即下载
-
高考总复习语文习题 专题一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专题检测1 含答案.doc
专题检测(一)
eq\a\vs4\al(成语综合题)
1.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延迟退休的政策信号一经释放,立刻在全社会引发巨大反响,一时之间,________,反对之声________。虽然延迟退休有益于减缓养老金不足的压力,也符合国际潮流,但遭到如此多的质疑和反对却是________的,其背后的原因值得决策者深思。
A.群情激奋甚嚣尘上始料未及
B.群情鼎沸甚嚣尘上超乎想象
C.群情鼎沸此起彼伏始料未及
D.群情激奋此起彼伏超乎想象
答案C
解析群情激奋:众人的情绪激动振奋。群情鼎沸:形容群众的情绪异常激动,平静不下来。此处应用“群情鼎沸”。甚嚣尘上:人声喧嚷,
2025-01-12 约1.17万字 18页 立即下载
-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四----正确使用词语(熟语)第三课时虚词高考语文复习专题四----正确使用词语(熟语)第三课时虚词.ppt
正确使用虚词 考纲要求: 正确使用虚词 能力层级:D级 考点阐释: 1、虚词考查的范围是介词、助词、连词、副词和关联词的配套使用。难点是关联词的配套使用和连词的运用。由于04年新增了标点题,在总题量不变的情况下,虚词会和实词综合起来考查。 2、题型:选择题。形式有两种:一是根据语境选用近义虚词或关联词(如02高考题),二是判断单个虚词在语境中应用是否得当(如00高考题)。 虚词运用的错误类型: 一、词类混用 造纸厂的废水直接排放到淮河,使淮河水变得又臭又黑,许多水生物、植物大量减少和灭绝。 二、搭配不当 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就能
2017-12-23 约4.73千字 26页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