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工作时间安排表.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安全生产工作时间安排表
月份 项 目 备注 3月份或运营前 1、制定目标、指标、考核办法。
2、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明确组成人员(包括安全员)、职责。
3、制定安全生产提取使用管理制度、费用计划、建立安全生产费用台账、保险管理制度。
4、制定法律法规文件管理制度、收集18种法律法规。
5、制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计划。建立安全文化建设方案。出台员工招聘制度、培训新员工。
6、制定设备运行、维修、保养、自检、报检、更新管理制度和落实措施。制定安全设施监控通讯管理制度。
7、制定危险性作业、作业行为、消防、变更、巡线、吊装、车辆、供货商、旅行社、警示标志管理制度。治安、高峰运营保障、应急保障制度。
8、建立隐患排查治理、报告、举报管理制度、方案。
9、制定危险源管理制度。
10、制定职业健康管理制度、识别职业危害、购置保护装备、器具。
11、制定应急救援管理制度、预案、演练计划、准备救援物资工具、建立救援物资台账。
12、制定事故管理制度,报告制度。
13、制定绩效评定管理制度,评定办法。
14、制定服务目标、指标、考核办法。制定服务人员守则、规范。制定服务设施、环境保护、卫生保洁、服务信息、衍生服务、监督投诉、候车乘车管理制度。制定服务人员招聘条件进行培训考核。制定购票、检票、退票、停止售票制度。 3月份 1、目标指标分解到人、建立目标责任制、签订责任书。召开目标实施管理会议。
2、安委会召开安全生产会议。建立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签订责任书。出台考核办法、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3、提取使用安全生产费用。填写台账。投保。
4、通知大家学习法律法规、出台借阅制度。出台档案管理制度、实行档案管理。制定、发放操作规程检修规程、服务规程。
5、发放上岗证、开展各种教育培训考核、安全文化建设。出台外来人员管理制度,实施外来人员教育管理。
6、实施设施设备的运行、维修、保养、自检、报检、更新等工作,填写各种报表、记录。
7、实行危险作业审批制度、操作规程。
8、排查、登记、治理隐患。
9、对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估、登记、监控、预防。
10、开展职业健康教育、在签订用工合同中写明有关条款、建立从业人员档案、向当地政府报告职业危害。出台劳保用品发放制度,发放劳保用品。
11、成立应急救援领导机构和队伍、签订互救协议。向当地政府报送预案。公布救援电话。开展应急救援培训。
12、学习事故管理制度,报告制度。
13、学习讨论绩效评定管理制度,评定办法。
14、成立优质服务委员会、落实服务目标指标任务、制定服务人员责任制、张挂乘客安全须知、购票须知、设立各种标识标志。检查服务设施。公布服务监督电话。 4月份 1、提取使用安全生产费用。填写台账。
2、开展各种教育培训考核、安全文化建设。
3、实施设施设备的运行、维修、保养、自检、报检、更新等工作,填写各种报表、记录。
4、实行危险作业审批制度、操作规程。
5、排查、登记、治理隐患。
6、对危险源进行登记、监控、预防。
7、组织体检。
8、开展演练培训,制定演练方案,检查演练物资、进行演练。记录、评估、修改预案。
9、检查服务设施、标志标牌、检查考评卫生清洁。 5月份 1、考核目标指标完成情况。
2、考核安全生产责任制完成情况
3、提取使用安全生产费用。填写台账。
4、开展各种教育培训考核、安全文化建设。
5、实施设施设备的运行、维修、保养、自检、报检、更新工作,填写各种报表、记录。
6、实行危险作业审批制度、操作规程。
7、排查、登记、治理隐患。
8、对危险源进行登记、监控、预防。
9、开展救援培训。
10、考核服务目标指标、服务岗位责任制完成情况,检查服务设施、标志标牌、收集乘客意见。考评检查卫生保洁。 6月份 1、提取使用安全生产费用。填写台账。
2、开展各种培训。
3、实施设施设备的运行、维修、保养、自检、报检、更新等工作,填写各种报表、记录。
4、实行危险作业审批制度、操作规程。
5、排查、登记、治理隐患。
6、对危险源进行登记、监控、预防。
7、开展救援培训。
8、检查服务设施、标志标牌、考评检查卫生保洁。 7月份 1、提取使用安全生产费用。填写台账。
2、开展各种教育培训考核、安全文化建设。
3、实施设施设备的运行、维修、保养、自检、报检、更新等工作,填写各种报表、记录。
4、实行危险作业审批制度、操作规程。
5、排查、登记、治理隐患。
6、对危险源进行登记、监控、预防。
7、开展救援培训。
8、对乘客满意度调查、检查服务设施、标志标牌、考评检查卫生保洁。 8月份 1、考核目标指标完成情况。
2、考核安全生产责任制完成情况。
3、提取使用安全生产费用。填写台账。
4、开展各种教育培训考核、安全文化建设。
5、实施设施设备的运行、维修、保养、自检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