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3年上海市场月报11月刊.pdf

发布:2018-05-07约2.43万字共1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 同策观点——限购迟早退出楼市,已呈现退出的五大市场特征 近日,有关房地产调控的长效机制已经形成初步草案的消息频频曝光,有相关知情人士 透露,具体方案在 11 月份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或明年两会公布。届时,改革方向便是调控更 加市场化,最终通过长效、可持续性、稳定有效的市场、经济手段使市场回归以自住需求为 主,逐步让限购等行政化手段退出市场。 当前,关于限购何时退出房地产市场又成为市场焦点问题。 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认为,从楼市调控政策走向及趋势来看,限购等行政化调控 手段并不是一个长效性调控措施,迟早有其退出的一天。从未来趋势来讲,限购会逐步宽松 取消,经济手段、市场手段代替行政化调控手段和措施势在必然,限购等行政化措施会逐步 退出,为楼市长效调控机制出台做铺垫。 当前来看,限购退出楼市是是在必然的,目前已呈现出限购逐步退出房地产市场的五大 市场特征: 第一、长效性格调控机制露出端倪之时,也就是限购政策逐步定向宽松,逐步退出楼市 调控政策之时。 从当前媒体报道也可以看出,中央对待房地产的态度已经从“强调调控”转为“建立长 效机制”,对于现有的财税体制、土地政策、金融体制都会有所改革。尽管楼市长效调控机 制方案尚未出台,也不知其真实性与落地的可能性,但是,总之,反映了当前房地产市场重 现房价上涨的预期的市场背景下,相关部门对于当前房地产市场走势的担忧以及对于中长期 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设想。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如果楼市长效性调控机制在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开始出台,那么, 当财税体制、土地政策、金融体制等长效性格调控机制露出端倪之时,也就是限购政策逐步 定向宽松,逐步退出楼市调控政策之时。 第二、当前政府表态及地方新出台调控政策基本不再强调限购,政策趋向市场化。 无论是从最近“深八条”、“京七条”,还是当前政府表态来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基本上是通过增加中低价位的市场供应、改变供求关系的角度来调控市场,从调控手段的角 度来说,从市场的角度来调控市场的特征比较突出,没有更多的强调原有的限购等行政化手 段和措施。从这个角度来讲,政策层面正在呈现出市场化、经济化手段逐步替代行政化的限 购手段的趋势。 第三、今年以来调控基调发生微妙变化,为限购政策退出与长效性调控机制的政策空间 2 转换做铺垫。 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认为,今年以来调控基调发生微妙变化,这样的变化主要体 现在三点:2013 年不再以房价合理回归为目标,这导致不同城市市场之间出现“分化”,同 时,也导致不同城市的调控政策具有“分化”的特征,总体来讲,不同城市的调控政策具有 “分化”的特征有望使不同城市的市场需求释放得以平衡,以使总体市场回归合理;2012 年年底住建部明确提出支持改善型需求,支持面在增宽,改善需求成为2013 年楼市一支重 要力量;关于房产税的各项准备工作如住房信息互联、征收房产税的相关人员培训工作等等 正在进行,房产税扩围箭在弦上。 房价控制目标变化、支持改善型需求使得市场逐步回归以供需关系为核心的合理状态, 防止限购一旦退出市场出现报复性反弹;房产税的扩围将使市场坚持“去投资化”,防止把 房产作为投资投机的工具。这样,总体来讲,为限购政策退出与长效性调控机制的政策空间 转换做铺垫。 第四、从近期各地限购政策的执行轨迹来看,二三线城市出台的“以限价代替限购”、 “限购再宽限一套”(如温州)等调控措施基本上已经表现出限购政策逐步退出的特征,当 前来讲,二三线城市的限购基本被潜规则破解,呈现出“外紧内松”的政策面执行特征。 从执行层面来看,当前多数城市“限购”或被社保证明及纳税证明缴纳满 12 个月的“潜 规则”破解。 之前,各地出台的“限购”政策大多数以当地的社保证明及纳税证明缴纳满 12 个月(北 京为 5 年,较为严格)为购房的基本条件,这些“限购”政策出台后,购房者本身会更加 注重纳税和社保方面的缴纳,即使各个地方出台补缴的不予认可的补丁调控政策,购房者不 使用补缴手段购房,那么,自“限购”政策出台当月起,至多一年之后这项规定也会自动失 效,因此,执行 3 年左右的楼市“限购”政策,有可能会因为购房者社保及纳税证明缴纳 符合“限购”条件而自动失效,当前多数城市“限购”或被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