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检测.doc

发布:2018-01-27约3.41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检测 高玉凤 刘艳芝 薄晶群(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牡丹江分局中心医院 157000)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01-0191-03 【摘要】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简称纤溶系统)一方面与血液凝固系统共同协调,使体内血凝块或血栓溶解,维持血循环的畅通;另一方面可使局部炎症灶得到清除,促进伤口愈合.使腺体、导管内的纤维蛋白块及时溶解.以保证各管道的畅通。 【关键词】 纤溶系统 检测方法 评价 影响因素 (一)纤溶酶原测定 纤溶酶原(plasminogen,PLG)测定有活性和定量测定,活性测定多采用发色底物法;定量测定可采用ELISA法或其他免疫学方法。此处介绍发色底物法原理。 1.原理 首先将链激酶(纤溶酶原激活剂)加入待检血浆,使纤溶酶原活化成纤溶酶。然后再加入显色底物。纤溶酶可以水解底物释放出显色剂PNA,PNA的量与血浆中纤溶酶原的量成正比。 2.试剂与方法 与上述发色底物法AT-Ⅲ类似,此处不再做介绍,或可参照有关的操作说明书。 (二)血浆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 1.原理 在凝血酶的作用下,纤维蛋白原释放出FPA、FPB后转变为纤维蛋白单体(FM),进一步生成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在纤溶酶的作用下产生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FM与FDP的碎片可形成可溶性复合物,鱼精蛋白可使该复合物中的FM游离,FM再自行聚合呈肉眼可见的纤维状、胶状或胶冻状,本试验阳性可反映FDP尤其是碎片X的存在。 2.材料 (1)10 g/L鱼精蛋白溶液(pH 6.5),分装后置-20℃冰箱保存。 (2)阳性对照血浆。 (3)37℃水浴箱,离心机,试管等。 3.标本要求109 mmol/L枸橼酸钠1:9抗凝血浆。 4.操作 (1)取经枸橼酸钠抗凝(1:9)的乏血小板血浆0.5 ml于试管中,置37℃水浴分钟。 (2)加10 g/L鱼精蛋白溶液0.05 ml混匀,置37℃15分钟,、立即观察结果。 5.注意事项 (1)抽血不顺利、抗凝不均匀、导管内抽血、标本放入冰箱或标本反复冻溶、未能立即观察结果、贫血、抗凝剂不足等均会导致假阳性结果。 (2)严格控制水浴箱的温度和放置时间,不然会造成假阳性或假阴性,如水浴温度未达37℃,重新加热至37℃时会造成假阴性。 6.结果判断 健康人为阴性。 (1)阴性:血浆透明、清晰、无不溶解产物产生。 (2)弱阳性:细颗粒沉淀。 (3)阳性:粗颗粒沉淀。 (4)强阳性:纤维蛋白丝、纤维蛋白网或胶冻形成。 (三)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测定 FDP各个碎片仍具有与纤维蛋白原及纤维蛋白相同的抗原决定簇,故有相同的抗原性,一般以人纤维蛋白原免疫家兔制备抗血清,利用抗血清通过各种免疫学方法检测FDP水平,常用的有胶乳颗粒凝集试验、ELISA试验及其他免疫学方法,此处介绍胶乳凝集法。 1.原理 胶乳凝集法。血清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6brin degradation products,FDP)检测是向被检血浆中加入FDP抗体包被的胶乳颗粒悬液,当血清中FDP的浓度等于或超过5 mg/L时,便与胶乳颗粒上的抗体结合,则胶乳颗粒发生凝集。根据被检血清的稀释度可计算出血清FDP的含量。 2.试剂组成 胶乳试剂、缓冲液、阳性对照、阴性对照、胶乳反应板。 3.操作 (1)取被检者静脉血,以1 570 g离心5分钟,分离血清。 (2)用微量加样器吸取20mu;l胶乳试剂,置于胶乳反应板的圆圈内,再加入20mu;l被检血清,用玻棒搅匀,轻轻摇动3~5分钟。 (3)在较强的光线下观察结果,出现明显均匀的凝集颗粒者为阳性(FDP含量ge;5 mg/L),无凝集颗粒者为阴性(FDP含量lt;5 mg/L)。 (4)如果阳性,进一步将被血清用缓冲液作l:2、1:4、1:8、 l:16等倍比稀释,分别按上法进行测定,以发生凝集反应最高稀释度作为反应终点。 (5)结果计算:本法最大敏感度为5 mg/L,如被检血清最高稀释倍数为1:16,则被检血清中FDP的含量为5times;16=80 mg/L。 4.注意事项 (1)实验所用试剂盒应置2~8℃保存,切勿冻结,测定前从冰箱中取出,与室温平衡,用前轻轻摇匀。 (2)胶乳反应板应保持清洁干燥。 (3)测定温度应高于20%,低温环境应延长1~2分钟观察结果。 5.参考值 血清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