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比热容》参考教案1-PDF.pdf

发布:2017-07-21约7.95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三、比热容 教学设计 一、教材依据 《比热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 三章第三节的内容。 二、设计思想 “比热容”是本章重点内容。因为比热容的概念比较抽象,且它又与质量、温 度的变化量、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三个物理量有关,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所以又 是整个教材的难点。所以教学的中心任务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了解“不同物 质在质量相等,升高温度相同的情况下吸收的热量一般不同”,为比热容概念的 得出打好基础。将“探究物质的吸、放热能力”作为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要求学生 经历进而建构完整清晰的比热容知识。 本节在设计时根据新课标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运用生 活实例创设情境,激趣引新;通过设计实验,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科学素养;通过 联系社会生活,拓展升华,来提升学生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2 )知道水的比热容较大,知道这一特点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 (3 )能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 (4 )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使学生从实验中领悟比热容是如何 影响物体温度的变化的,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2 )通过设计、进行实验,让学生体会控制变量法在科学探究中的应用。 (3 )通过阅读“气候与热污染”,了解利用比热容解释海边与沙漠昼夜温差问题, 认识什么是“热岛效应”,并进一步认识到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并产生与他人交流的愿望。 1 / 6 (2 )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动脑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对比热容的探究学习,使学生保持对自然的好奇心,对科学的求知欲, 乐于探索自然规律,逐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探究实验得出比热容的概念并联系社会生活应用其分析解决一些简单 问题。 难点:比热容的概念。 五、教学准备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大屏幕投影,多媒体计算机 学生用材料:秒表、温度计、水和食用油、烧杯、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1、创设情 一、导入新课 学生议论纷纷,都选 从学生熟悉 境 展示问题:清晨起床后,我想吃完方便面 择烧开半壶水。 的日常生活 提出问题 后再去学校,暧瓶中又无热水,但时间已 生齐答:用温水。 现象入手进 经不多了,我是烧开半壶水来煮方便面 学生结合生活经验 行教学,使 呢?还是烧开一壶水煮方便面? 分析:相同条件下,学生坚信物 再问:若现在有温水,也有凉水,应该选 烧开一壶水比烧开 理来源于生 择哪种水呢? 半壶水用的时间长;活,物理就 那么:将水烧开所用的时间长短与哪些因 将一壶凉水烧开比 在自己身 素有关?(教师对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 把温水烧开所用时 边,激发学 学生提出表扬。) 间长,所以……。 生求知欲。 学生得出结论(教师板书):水的质量越 大,水升高的温度越大,水吸收的热量就 越多,所以烧水所用的时间就越长。 2 / 6 二、新课教学 2 、猜想与 1、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生议论纷纷。提出各 假设 展示问题:对于不同的物质,如一种是水,种猜想。 另一种是食用油,如果它们的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