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用语英译规范化对扩大入境游影响.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旅游用语英译规范化对扩大入境游影响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旅游行业入境游扩展了潜在的国际市场,为中国文化形象国际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和机遇。但是目前旅游用语的英译文本良莠不齐,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入境游的健康发展。本文以翻译理论为基础,通过实地调研,选取典型性实例,从跨文化交流的角度分类探讨旅游文本英译的不同策略,以求通过规范得体的英译文本,擦亮文化传播的对外窗口,进一步提升我国入境游的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旅游用语;功能对等;归化;异化;入境游
【作者简介】张蓓(1976- ),女,山东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文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应用语言学。
【基金项目】本文为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一带一路’倡议下山东省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助推旅游行业新旧动能转换研究”(项目编号:17CLYJ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旅游行业入境游扩展了潜在的国际市场,为中国文化形象国际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和机遇。随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的贯彻,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的树立和践行,我国的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将极大丰富,旅游行业会迎来跨越式发展。据国家旅游局预计,“十三五”时期,我国将吸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8500万人次游客来华旅游,拉动旅游消费约1100亿美元。
相关研究显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族众多,语种繁杂,为了扩展我国入境游而进行多语种翻译,周期较长,同时由于相关小语种人才较为缺乏,也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而英语是国际上应用最为广泛的语言,是许多国际机构和跨国集团的工作语言,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因此,旅游用语的翻译应当以英语这一种语言为重点。
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旅游范畴内的文本英译存在一些问题,直接或间接地阻碍了入境游的发展进程,本文旨在结合翻译标准的基本理论,对现存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有效进行旅游用语英译的建议。出于保护隐私的考虑,在不影响调研结果的前提下,所涉及到的具体名称做匿名处理。
一、旅游用语涵盖范围
根据《剑桥国际英语词典》,旅游是“为度假的人提供交通、住宿或娱乐等服务的业务”。因此,除了风景名胜、旅游景点,飞机、火车、公交车等交通工具以及其附属设施机场、火车站、公交车站牌、各种道路指示,都属于旅游的范畴,生活中的四大基本需求――衣食住行,都是旅游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与此相关的英文译本都和入境游的体验效果息息相关,并将影响到入境游的发展前景。
各具特色的风景名胜,承载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相关旅游用语的英文译本担负着传递信息的基本功能,通过正确、完整地传递信息,充分展示我国的文化内涵,树立起良好的国际形象。
二、旅游用语英译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不良影响
语言以及与语言息息相关的文化和宣传都是影响入境旅游的重要因素。根据某研究机构2017年11月发布的“从出入境旅游看中国全球化发展”研究报告显示,综合实力,尤其是软实力是影响中国旅游出口的重要因素。报告同时调查了未制定来华旅游计划的原因,结果显示近半数受访者担心语言障碍。
我国绝大多数旅游景点或公共场所都有中英文对照指示牌,但美中不足的是存在一些错误的英译。实地调研中发现,不少景点与入口相对的“出口”英文标注为EXPORT;某小溪边警示牌写着“水急石滑注意安全”,下面的英语却是water worries stone smoothly paying attention to safety;某开水间是open water rooms;某景区提示小心台阶,英语是Be careful steps(英文大小写与实物相同)。这都是典型的翻字典译法,表意不清,容易误导入境游客。
此类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在于中英两种语言的差异性。由于思维模式、表达习惯、风俗传统、生活方式的不同,中英两种语言在形式结构上存在很大的区别,这是翻译的难点所在,旅游用语英译时如果忽略了这种差别,就很容易造成上面例子中的错译和硬译,失去正确传递信息的功效。
三、旅游用语英译策略分析
1.翻译的标准。探讨旅游用语的英译问题,首先应当厘清有效翻译的概念,换句话说,翻译的定义和标准是什么。
许多专家从不同的角度对翻译做了注解,在此不再一一罗列。从朴素的角度来讲,翻译就是用目标语言解释源语言所表达的意思。在旅游用语英译中,这种跨语言的解释应当符合正确、完整、清晰、简洁、礼貌、得体的原则。
这些原则就涉及到翻译标准的问题,翻译大师许渊冲先生说过:“故应得意,以求其同;故可忘形,以存其异。”提出了“得意忘形”的翻译之道。这个旧词新用,指出了解决中英两种语言差异造成翻译难点的方法,即不拘泥于语言表面的形式结构,以阐释源语言表达的意思为主要目的。“得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