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6-2017学福建南安第一中学年高二上第二阶段地理试卷(解析版).doc

发布:2017-06-02约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6-2017学福建南安第一中学年高二上第二阶段地理试卷 图1为我国黄土高原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河流中,水位变化受汾河水库调节明显的是( ) A.①河 B.②河 C.③河 D.④河 2.图中季节性河流形成的自然原因是( ) A.冬季高山冰雪融水减少 B.冬季降水量减少 C.冬季生产生活用水量大 D.冬季地下水水位下降 【来源】2016-2017学福建南安第一中学年高二上第二阶段地理试卷(带解析) 【答案】 1.C 2.B 【解析】 试题分析: 1.水库只能对其下游河段有调节作用,不能调节其上游河段的水量,流量,图中四河段中,①河、②河位于水库上游,不受水库调节作用影响,③河位于水库的下游,受调节作用明显,④河属于支流,水流注入干流中,不受水库调节影响。 2.根据经纬度判断,图示区是黄土高原地区,位于季风区,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是大气降水,所以图中的季节性河流的形成与降水有关,该地纬度在秦岭-淮河以北,冬季气温小于0度,没有高山冰雪融水,季风气候,受冬季风影响时,降水少,冬季生产生活用水量比夏季少,该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不是地下水,形成季节性河流,与地下水水位下降关系不大。 考点:等高线、地形剖面图、等值线图 表是我国某乡村地100亩拼地作物种植情况的跟踪调查统计数据。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该村最有可能位于( ) A.珠江三角洲 B.太湖平原 C.华北平原 D.松嫩平原 4.导致该地作物种植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市场需求 B.生产经验 C.自然条件 D.国家政策 【来源】2016-2017学福建南安第一中学年高二上第二阶段地理试卷(带解析) 【答案】 3.A 4.A 【解析】 试题分析: 3.从表中可以看出,该地种植水稻和油菜,应位于长江流域,所以太湖平原较为适合。 4.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等,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导致该地作物种植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市场需求的变化。 考点:农业区位因素 四户家庭利用暑期到东海某海岛进行拍摄活动。摄制组在图中甲乙丙丁设置了四个钓鱼点,让四个家庭分别去甲乙丙丁四地钓鱼,约定一旦日落立即返回营地。图2为该岛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5.拍摄开始前,摄制组先要准备好露营地,图中最适合露营地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最晚离开的钓鱼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来源】2016-2017学福建南安第一中学年高二上第二阶段地理试卷(带解析) 【答案】 5.D 6.A 【解析】 试题分析: 5.①处等高线闭合且数值向外减小,为山峰,海拔高,起伏大,不适宜露营;②地等高线向低值方向凸出,为山脊,不适宜露营;③地南部等高线密集,海拔高,坡度陡,可能出现落石等现象,不适宜露营;④处等高线稀疏,坡度和缓,且位于谷地两侧海拔较高处,适宜露营。 6.越偏西的地区,地方时越晚,因此日落越晚,丙和丁受西侧山地对阳光的阻挡,日落也会早一些,因此,最晚离开的钓鱼点是甲,所以A正确。 考点:等高线、地形剖面图、等值线图 图为我国四省某年三种常规能源生产的相对比例(均已折算成标准煤)。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7.①、②、③代表的能源依次是( ) A.石油、煤炭、天然气 B.天然气、石油、煤炭 C.煤炭、天然气、石油 D.石油、天然气、煤炭 8.为了解决中国石油供应紧张的状况,根本措施是( ) A.建立战略石油储备基地 B.鼓励国外大型石油石化公司在我国投资建厂 C.限制汽车产业发展 D.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开发利用新能源 【来源】2016-2017学福建南安第一中学年高二上第二阶段地理试卷(带解析) 【答案】 7.C 8.D 【解析】 试题分析: 7.结合实际可知,山西煤炭资源丰富;重庆位于我国陆上四大天然气区之一的川渝地区;黑龙江石油资源丰富,所以C正确 8.石油属于非可再生资源,解决其供应紧张的根本措施是提高利用率,开发新能源,所以D正确。 考点:能源资源的开发 图为我国局部地区农作物熟制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9.影响区域内农作物熟制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高低 B.地形地势 C.光照强度 D.科技水平 10.图示一年两熟区内中低产田较多的主要原因是( ) A.热量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