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要点
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
第一节:物态变化 温度
1、物质的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2、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物态变化跟温度有关。
二、温度的测量
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符号是t,单位是℃,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计
分为:实验室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
2、温度计的原理: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3、摄氏温度的规定:在大气压为1.01×105Pa时,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
0度,而把水沸腾的温度规定位0度,把0度到100度之间分成100等份,
每一等份称为1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4、温度计的使用:
使用前:三看——零刻度线、分度值、量程;
使用时:五会——(1)会选:选择量程、分度值适合的温度计;
(2)会放:玻璃泡要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要碰到容器壁
和容器底;
(3)会看: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不能
离开被测液体;
(4)会读:读数时,视线应与液柱上表面相平;(俯大仰小)
(5)会记:数值和单位。
5、实验室温度计与体温计的区别
实验室温度计 体温计 作用 测液体或气体温度 测体温 结构 无缩口 有缩口 量程 不确定 35--42℃ 分度值 0.1℃ 使用前 不用甩 用力甩 使用时 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 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消毒时 沸水消毒 酒精搽拭
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1、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熔化吸热
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凝固放热
2、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1)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叫熔点。晶体熔化条件为: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晶体熔化过程中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如:金属、食盐、明矾、石英、
冰等。如下左图为“晶体熔化图像”,其中AB段为固态,BC段为固液共存
态,CD段为液态。
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如:沥青、松香、玻璃、蜂蜡。如下右图为
“非晶体熔化图像”,熔化过程中逐渐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体。
(3)课本中做熔化实验用的是“水浴法”,有两个优点:a、均匀受热(最重要);
b、减慢融化速度,便于观察熔化过程。
晶体熔化图像 非晶体熔化图像
第三节:汽化和液化
汽化:1、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吸热)
2、蒸发: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一种汽化现象。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
3、影响蒸发快慢因素: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
4、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5、沸腾的现象:从底部产生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液面破裂,放出气
泡中的水蒸气。
6、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液体表面气压越
小,沸点越低,气压越大,沸点越高。高原地区普通锅里煮不熟鸡蛋,
就是因为气压低,沸点低造成的。高压锅是利用增大液面气压,提高液
体沸点的原理制成的。
蒸发 沸腾 相同点 都是汽化现象,都吸热
不同点 位置 液体表面 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 剧烈程度 缓和 剧烈 发生条件 任何温度 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液化:1、物质由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放热)
2、液化的两种方式: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3、所有气体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常用的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
条件下,用压缩体积的办法,使它液化储存在钢瓶里的。
第四节:升华和凝华
1、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升华吸热。樟脑丸变小了;冬天雪
人没有熔化但变小了;冰冻的衣服变干了。
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凝华放热。像雪、霜,冬天窗户上
的冰花等都是凝华形成的。
第二章?物质性质的初步认识
一、长度
1、长度的符号是L,国际单位是m,常用单位是km,dm,cm,mm,μm,nm,单位
换算如下:1km= 103 m 1m= 10-3 km
1m= 10 dm 1dm= 10-1 m
1dm= 10 cm 1cm= 10-1 dm
1cm=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