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滨州北海经济开发区十二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doc

发布:2019-10-13约7.28千字共1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滨州北海经济开发区“十二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 滨州北海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局 二○一○年十二月 目 录 第一部分??发展背景 一、发展状况 二、优势条件 三、机遇与挑战 第二部分??发展思路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发展原则 三、发展目标 第三部分 服务业发展的空间布局 一、一园 二、一区 三、一带 第四部分 服务业产业重点发展领域 一、现代物流业 二、旅游业 三、其他现代服务业 (一)金融业 (二)商务服务业 (三)消费服务业 (四)农村服务业 (五)公共服务业 第五部分 重大项目和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建设 一、近期重大项目选择 二、中长期重大项目策划 第六部分 保障措施 一、创新体制机制 二、优化服务环境 三、鼓励投资融资 四、强化人才支撑 五、强化舆论引导 规划建设北海经济开发区是滨州市委、市政府基于加快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积极对接天津滨海新区、促进滨州跨越发展而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着眼于科学发展、追赶超越,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全力推进滨州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举措。“十二五”时期,是北海经济开发区加快集聚生产要素,实现投资驱动的关键时期。北海经济开发区将成为全市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以及“两区”建设的前沿阵地,基本建成“两区”开发建设的先导区、示范区,对接“滨海新区”的桥头堡。为了更好地把握机遇、迎接挑战、科学发展、乘势而上,全面实现滨州市委、市政府制定的“率先突破、率先发展”发展目标,依据《滨州市北海经济开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滨州市“十二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特编制本规划。本规划范围为北海经济开发区控制区,总面积526平方公里。规划期为“十二五”时期,即2011—2015年。远景目标展望到2020年。 第一部分??发展背景 一、发展状况 北海经济开发区批准成立于2010年4月,是市属省级经济开发区,是国务院批准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中重点建设的四个“临港产业区”之一,位于滨州市北部沿海、渤海湾南岸,规划总面积1500平方公里,占全市的15.6%,海岸线长180公里,占全市的75%;人口6.7万人,占全市的1.8%;目前控制面积526平方公里。区内的滨州港是济南都市圈的重要出海通道。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北海经济开发区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先导区、山东省对接天津滨海新区的前沿阵地。 海洋渔业快速发展。对虾、梭子蟹、鲈鱼、梭鱼、毛虾、沙蚕、丰年虫卵、文蛤等“名、稀、特”海产品资源丰富,年捕捞量在5万吨以上,海水养殖面积达22万亩,海水养殖产量8800吨,已成为“京津塘地区的海鲜供应基地”。现代服务业具备一定发展基础。滨州港有18个泊位,设计吞吐能力325万吨,2009年完成吞吐量216万吨。在港口物流业的带动下,旅游业以及其他服务业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北海经济开发区内行政村基本已完成了乡村规划,通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整修硬化村庄街道,清挖村内排水渠道,对村庄进行绿化亮化,新区农村基础设施及生产生活环境不断改善。农民增收成效显著。依托民营经济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进入丰年虫卵养殖加工、制盐及盐化工、滩涂养殖等企业,成为“两栖”农民。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300元,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1.3%。教育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区内中小学和幼儿园基本满足婴幼儿、中小学生就近、方便入托入学的需求。3个渔民村办小学正在规划建设之中。新近投入使用的初级中学师资力量雄厚、校舍建设达到国家标准。医疗救助体系不断完善,村村建有卫生室,方便群众就近就医。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医疗保险普及率达到98%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参合率快速提高。文化建设工程高标准启动。按照“自筹为主、争取支持、多方筹措”的原则,22个行政村都建起了“农家书屋”。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农民家庭程控电话安装率达到90%以上,许多农民家庭购买了电脑,并申办了互联网业务。 二、优势条件 区位条件优越,地缘优势明显。北海经济开发区是开发建设黄河三角洲,发展高效生态经济的先导区,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区域之一。国家、省、市都成立了专门的机构,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在海域使用、港口用地、税费优惠、重大项目布局、财政金融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引导生产要素向北海经济开发区集聚。北海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简化行政审批手续,着力营造亲商、重商、爱商、扶商的创业环境。支撑现代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滨州港、滨港铁路、沿海高等级公路,防潮堤、供水供电工程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起步。疏港公路、新海路、大济路、东张路等5条干线公路和荣乌、津汕、滨德三条高速公路在新区和新区周边穿过,黄大铁路、德龙烟铁路与黄朔铁路、胶济铁路相互连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