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外科治疗新进展(精选).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胃癌外科治疗新进展
CSCO教育文集?2013-09-09?分享
作者: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 季加孚 季鑫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仅次于肺癌、肝癌,全球每年新发病例近90万,41%发生在中国;全球每年因胃癌死亡约50万,中国占35%。胃癌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差异很大,以亚洲为著,欧美发病率相对较低。肿瘤生长位置也存在很大不同,西方国家肿瘤多位于胃食管结合部,而亚洲患者以胃体、胃窦部肿瘤多见。近期,各项胃癌相关研究仍以个体化和综合性治疗作为最重要的发展方向,而现有最佳的治疗决策仍是基于已知的各种预后因素。手术方式的精细化以及基于围手术期治疗有效性的合理评估及短期评价仍然会是未来一段时间的主要挑战。本文就胃癌外科治疗的在过去一年中的新进展做一回顾。
一、 胃癌诊断与分期
胃癌的影像学检查对于腹腔转移灶的敏感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导致部分存在腹腔转移的胃癌患者无法确诊。腹腔镜探查术的出现,弥补了影像学检查的劣势。来自美国MD Anderson和MSKCC的研究结果显示,约有23%~31%的进展期胃癌患者通过腹腔镜探查,确诊存在腹腔转移。
自2012年起,NCCN指南推荐对可根治性切除的患者进行诊断性腹腔镜分期、腹腔游离癌细胞检测。有研究报道腹腔镜分期对远处转移灶的判断总体敏感性为89%,特异性为100%,诊断准确率为95.5%;对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为54.5%,特异性为100%,准确率为64.3%。腹腔镜分期的应用,可以更加准确地进行分期,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减少了盲目开腹的可能。在腹腔镜探查中,肉眼无转移结节、腹腔游离癌细胞检查阳性率约为32%。因此,腹腔镜探查联合腹腔游离癌细胞检测可以有效地提高治疗前分期的准确性。但是,目前还没有标准的腹腔游离癌细胞检测方法,细胞学检查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但是,细胞学检查的敏感性较低,而且判定结果的准确性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而准确性较高的RT-PCR检测需要时间长,无法在术中等待结果。因此,需要研究一种既准确又快速的检测腹腔游离细胞的方法。日本近期有相关的研究,希望通过光动力方法,提高发现腹腔转移结节的敏感性,但是其仍旧受限于细胞学检查的局限性。所以,一种准确、快速的检测方法的确立,才能使腹腔游离细胞学检查结果广泛应用到临床治疗中,使患者受益。
二、 胃癌的手术治疗
(一) 内镜治疗
胃癌的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分化程度相关。因此,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率较低,黏膜内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率仅有0~5%,这为早期胃癌的内镜治疗提供了契机。内镜治疗早期胃癌主要包括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和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在严格选择适应证的情况下,早期胃癌开腹手术和内镜手术的5年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在90%以上。日本胃癌协会制定了EMR的手术适应证:分化良好;≤20mm肿块型肿瘤;≤10mm凹陷型肿瘤;不伴有溃疡;黏膜内癌。满足以上条件的患者,EMR根治率超过95%,同时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花费低。2012年,日本多中心研究结果显示:早期胃癌行ESD手术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完整切除率为93.6%,完整切除与肿瘤位置和大小有关,肿瘤位于胃底或肿瘤直径大于2cm较难切除。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二) 腹腔镜手术
腹腔镜胃癌手术不仅在诊断中可作为常规检查手段的一种有效补充,在治疗中也逐渐为大家所认可。早期胃癌的腹腔镜疗效与开腹相近,且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2012年的一项Meta分析研究显示:早期胃癌行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远期效果与开腹手术相当,同时手术并发症少、住院时间以及费用都少于开腹组。因此,腹腔镜手术在治疗胃癌方面被认为是早期胃癌的首选。
对进展期胃癌腹腔镜D2手术,一些学者在腹腔镜能否行D2根治术方面也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得到初步肯定。2012年,日本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结果显示:167例T1~2期胃癌患者行腹腔镜与开腹D2手术相比,5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89.6%和75.8%,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4.4%和78.5%,均无统计学差异。因此Hamabe认为腹腔镜D2根治术与开腹手术肿瘤治疗效果相当。同样,韩国KLASS研究组在2012年的大样本回顾性研究中发现:进展期胃癌行腹腔镜手术,行D2根治手术比例超过2/3,其5年生存率,按TNM分期分别为90.5%(b期,n=86)、86.4% (a期,n=53)、78.3% (b期,n=44)、52.8% (a期,n=24)、52.9% (b期,n=24)和37.5% (c期,n=8),与以往报道的开腹手术效果类似。进一步证实了腹腔镜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效果。加拿大的多中心研究近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