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白癜风的meta分析计划书详细分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针灸治疗白癜风的meta分析计划书
1.研究背景
1.1白癜风的概念 白癜风,中医称为“白驳风”,是一种后天性色素脱失引起的皮肤病,多见于青年人。其临床表现为:皮肤突然出现白斑,且大小不等,形状各异,数目不定,边缘境界清楚,以面、颈、手背多见,往往呈对称性分布。由于缺乏色素的保护作用,皮损处暴晒后可引起疼痛、红斑及水疱。白癜风患者虽无任何不舒服的感觉,但容貌受损,影响美观,常给他们带来沉重的精神负担和烦恼。中医认为,本病多因情志不遂、七情内伤、肝气郁结、气机不畅、风邪客于腠理、搏于皮肤,气滞血瘀、皮肤失养所致。《中医美容》
1.2白癜风的流行病学研究 各种族人群中白癜风患病率存在差异。据报道白种人白癜风患病率约为0.1%~2.0%,黑种人为0.34%。目前我国大陆地区尚无多地区、大样本白癜风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中华皮肤科杂志——中国六省市白癜风流行病学调查》
1.3白癜风的诊断标准
(1)依据《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年6月版,诊断标准:
一、皮疹可见于任何部位,有时呈节段性或带状分布。
二、各年龄均可发生,但青年多见,经过多较弛缓。
三、皮疹为局限性纯白色斑,境界清楚,边缘色素可增多,大小形状不定,白斑处毛发可变白,无自觉症状。
四、组织病理:表现为基底层黑素细胞减少或缺失,色素颗粒消失;真皮乳头的结缔组织中缺乏噬色素颗粒;多巴反应阴性。
(2)依据《中华皮肤科杂志》2010年6月版和《皮肤病与性病》2011年2月版
西医诊断标准(《中华皮肤科杂志 白癜风诊断标准》,2010年6月版
分型:分为寻常型和节段型。寻常型:①局限型:局限于某一部位皮肤或黏膜,皮损面积 1%②散在型:散在、多发白斑,累及多个部位,皮损面积 50%③泛发型:由散在型发展而来,白斑多相互融合成不规则大片,有时仅残留小片岛屿状正常肤色。皮损面积 50%④肢端型:白斑初发于肢端,可累及黏膜。节段型:白斑为一片或数片,沿皮神经节走向分布,一般为单侧。 分期:分为进展期和稳定期。①判定标准参考白斑风疾病活动性评分评分 VIDA :近6周内出现新皮损或原皮损扩大 +4分 ;近3个月内出现新皮损或原皮损扩大 +3分 ;近6个月内出现新皮损或原皮损扩大 +2分 ;近1年内出现新皮损或原皮损扩大 +1分 ;至少1年内稳定 0分 ;至少1年内稳定且有自发色素再生 -1分 。总分,1分为稳定期。总分 1分即为进展期, 4分为快速进展期。②判定标准参考Wood.灯:在自然光下观察皮损,然后与Woods灯下的白斑进行比较。进展期:Wood:灯下面积 自然光下面积,稳定期:Woods灯下面积≤自然光下面积。③有同形反应者为进展期。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皮肤病与性病》 2011年2月版)
证候
1、风血相搏证 皮损初发为乳白或淡红白斑,形态不一,分布多为散在,边界欠清,皮损扩展较快,可有新发白斑,或可伴有痉痒。舌质淡红,苔薄,脉弦浮。
治法:调和气血,祛风通络。
方药:四物消风饮合浮萍丸加减,主要药物为浮萍、苍耳子、荆芥、防风、蝉蜕、刺茨黎、当归、川芍、白芍、丹参、鸡血藤等。
2、风湿外侵证 多发于头面或泛发全身,起病较速,蔓延快,局部常有痒感。伴肢体困重,舌质淡,苔薄白,脉浮。
治法:祛风除湿,和血通络。
方药:九味羌活汤加减,主要治疗药物为羌活、防风、细辛、苍术、薏苡仁、白芷、川芍、当归、白茨黎、海风藤、丝瓜络等。
湿热风燥证 白斑粉红,边界清楚。发病之前可有痒感,可有过敏史。白斑多分布于面部与五官的周围。起病急,扩展迅速。肢体困倦,头晕纳呆,苔腻,脉儒滑。
治法:清热除湿、祛风润燥。
方药:草薛渗湿汤合四物汤加减,主要治疗药物为草薛、黄芬、薏苡仁、苦参、丹皮、当归、川芍、苍术、获菩、秦艽、防风等。
4、肝郁气滞型
白斑无固定好发部位,色泽时暗时明,皮损发展较慢,常随情绪变化而加剧,多见于女性。常伴有胸胁胀满,性急易怒,月经不调,乳中结块,舌质暗,苔薄,脉多弦细。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通络。
方药:逍遥散合四物汤加减,主要治疗药物为柴胡、郁金、获菩、白术、当归、川芍、熟地、白芍、白茨黎、防风、薄荷、香附、佛手等。
5、肝肾不足证
白斑边界清楚,脱色明显,脱色斑内毛发多变白,皮损局限或泛发。病程长或有遗传倾向,疗效差。伴有头昏耳鸣,腰膝酸软,舌淡或红,苔少,脉细弱。
治法:滋补肝肾,养阴通络。
方药:六味地黄丸合二至丸加减,主要治疗药物为仙茅、仙灵脾、熟地、山萸肉、山药、获菩、丹皮、泽泻、女贞子、旱莲草、枸杞子、补骨脂、菟丝子、何首乌、丝瓜络等。
6、淤血阻滞证
大小不等的斑点或片状,边缘清楚、光滑,皮损局限或泛发,或发于外伤后的部位,病史缠绵。伴肢体困重而痛,疗效较差。舌质紫暗,或有癖点癖斑,脉涩。
治法:活血化癖,通经活络。
方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