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复习大纲试卷.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题型:
1.名词解释 20分 5个 各类关键词、概念
2.单选 20分 10个
3.解答题 24分 6个
4.计算题 10分 1个
5.案例分析 14分 1个或者2个
6.论述题 12分 1个
二、重点:
第一章:管理的概念、管理者的角色和技能。
第二章:管理学的发展史、代表人物:泰罗——科学管理理论、韦伯、法约尔、梅奥。
第三章:5个管理原理。
第四章决策:决策章节会出计算题、然后是计划与决策的关系和区别
第五章计划:计划的概念,内容、制定,还有目标管理、滚动管理
第六章组织:组织的设计、纵向和横向组织部门化
第七章领导:领导的概念、内容
第八章激励:激励的基本理论、激励的原理
第九章沟通:沟通的基本理论、沟通的过程(感觉好像不是特别重要喃…)
第十章:简单了解
管理学复习
第一章 绪论
一、管理的综合性定义
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管理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职能来实现;管理必然涉及人,核心问题便是协调;管理的内容是各种资源;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
二、管理的必要性
?
三、管理二重性
属性二重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
本质二重性(科学性A、管理是有一定的规律可以遵循的;B、管理要以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在管理实践中,必须灵活运用管理理论和方法,经验和技巧都很重要。
中层管理者:贯彻指令,把任务落到实处;检查、 协调基层工作,保证任务的完成。
基层管理者:组织中最下层的管理者,直接面向在第一线工作的组织成员。
管理道德观:
功利观:决策要完全依据其后果或结果做出。
权利观:决策要在尊重和保护个人基本权利的前提下做出
公平观:管理者按公平的原则行事。
综合观:主张把实证和规范两种方法并入到商业道德中
管理者道德行为的影响因素:
道德发展阶段:前惯例层次、惯例层次、原则层次
个人特征:价值准则、自我强度、控制中心
结构变量:好的组织结构有助于管理者道德行为的产生。
组织文化:组织文化的内容和强度也会影响道德行为。
问题强度:道德行为的伤害(利益)、舆论、产生概率、影响距离、 集中程度
企业社会责任的古典观和社会经济观:
企业不仅是以经济实体,也是一个伦理实体,应当承担社会责任,为社会的长远发展和提高社会总福利而服务,应当响应多方利益相关者。
1、承担明礼诚信确保产品货真价实的责任。
2、承担科学发展与今年交纳税款的责任。
3、承担可持续发展与节约资源的责任。
4、承担环境保护和维护自然和谐的责任。
5、承担公共产品与文化建设的责任。
6、承担扶贫济困和发展慈善事业的责任。
7、承担保护职工健康和确保职工待遇的责任。
8、承担发展科技和创自主知识产权的责任。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一、西方早期管理思想萌芽
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论和经纪人观点:
A 劳动分工论:劳动分工可以使工人重复的完成单项作业,从而可以提高劳动熟练程度,提高劳动效率;劳动分工节省了从一项工作转换到另一项工作所需要的时间;分工使劳动简单化,因此有利于工作方法的简单化和程序化,新工具和新设备的研制成为了可能。
B 经济人观点经济现象是基于利己主义目的的人们的活动所产生的。 ”)
(1)泰罗制内容:
工作定额
劳动方法标准化
能力与工作相适应
差别计件付酬制
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2)评价:1)泰罗制着重解决的是用科学的方法提高生产现场的生产效率问题,是加强企业基础性管理的科学方法。
2)泰罗制的出现,冲破了几百年沿袭下来的传统的落后的经验管理办法,将科学引入了管理领域,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专门从事的管理的职业管理阶层也开始出现。
3)泰罗制关注的管理领域局限在生产现场的监督和控制,范围比较小,内容也比较窄,只解决企业内部效率问题,未能解决企业与外部环境适应的问题。
4)泰罗把工人看成是会说话的机器,看作是纯粹的“经济人”,忽视人的社会性,忽视对人的激励和其他需要的满足。
2.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及其评价(被称为“管理过程理论之父” ,代表著作是《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1)内容:
A 企业经营的六职能:法约尔认为,要经营好一个企业,不仅要改善生产现场的管理,而且应当注意改善有关企业经营的六个方面的职能:技术、商业、财务、安全、会计、管理。
B 管理活动五要素
提出了更具一般性的管理理论
管理过程学派奠定了理论基础
一般管理理论的创始人
弥补了泰勒的不足
原则不够精炼
3.韦伯的行政管理理论及其评价
(1)内容:
实行职责分工
自上而下的等级系统
人员的任用
职业管理人员
遵守规则和纪律
(2)评价:
韦伯对组织理论的贡献:明确系统地指出有效维系组织连续和目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