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课件:急诊科品管圈活动展示 新.ppt

发布:2019-04-21约4.86千字共4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 目标的设定 目标值设定 改善前不安全因素发生率23% 目标值=11% 改善幅度=48.02% 设定理由 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 =现况值-(现况值×圈能力×改善重点) =23-(23×0.6×0.84) =11 在8月31日前将急诊病人转运不安全因素发生率由23%降至11%。 P 目标的设定 问题一、护送人员转运过程中行为不规范 P计划 1.制定医护人员及导医人员的培训计划,规范转运前的评估 2.认真学习危重患者的转运流程2010年危重症患者转运指南 3.提高各级人员对危重患者的应急能力,进行应急预案的模拟训练 D实施 1.于2013年4月5日、6日开展导医人员培训班 2.于2013年4月15日、16日分对所有护士进行转运流程的培训 3.各级人员对急救技能的再熟练 C检查 1、护士长不定期跟踪导医交接病人的过程 2、护士长不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应急预案的演练 A评价 改进后效果良好 实施日期 2013年4月-2013年5月 负责人 闫素蕾 D对策拟定及组织实施 对各级人员加强急救技能培训及应急能力培训 D对策拟定及组织实施 对各级人员加强急救技能培训 D对策拟定及组织实施 对各级人员加强急救技能培训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D 对策拟定及组织实施 组织人员认真学习2010危重患者转运安全指南 提高大家对转运风险的认识和重视 D对策拟定及组织实施 组织全体人员学习急危重症的识别,提高病情识别的能力与应急能力 D对策拟定及组织实施 交接本的改进 问题二、转运仪器设备的良好保障和急救物品准备齐全; P计划 1.完备陪检陪送转运急救箱,并由专人配齐急救器材及药物,增设儿童用呼吸气囊和喉镜; 2、增设急诊抢救室辅助护士的配备,完成周计划; 3.仪器设备专人管理,每周维护检查机器,保养机器; 4、明确周计划,加强对急救车及转运急救箱的检查。 D实施 1、完备急救箱的装备; 2、每周五对机器进行保养和彻底检查; 3、每周四对急救药品彻底检查,防止过期和用量不够。 C检查 1、仪器设备性能的不定期抽查和定期检查 2、考核对转运仪器的操作流程 3、每班接班时检查各急救箱的用物齐全,护理组组长督查急救箱携带情况。 A评价 改进后效果良好 实施 日期 2013年4月-2012年6月 负责人 李昆 我们先进及改进后的转运装置 铲式担架 转运呼吸机 转运心电监护仪 转运急救箱增加了儿科用气管插管 氧气瓶 对策拟定及组织实施 加强仪器设备、急救物品的管理,做好充分的准备 问题三、危重病人转运无护士或(和)医师陪送 P计划 1.科主任的大力支持; 2、制定各级医务人员及导医人员的培训计划,提高其转运意识; 3、增设护理夜间小组长,完备特殊时段人员的调配。 D实施 1、落实对各级人员的培训; 2、选举出护理夜间小组长,制定出其责任; 3、大家的齐心协力,大夫的参与。 C检查 实时跟踪检查转运流程执行情况。 A评价 改进后效果良好 实施日期 2013年3月-2012年4月 负责人 袁小菊 科主任对我们工作的支持 附: 相关照片 科主任和大夫们的全力支持!! 推选出有经验的护士成为夜间小组长 明确夜间小组长的责任 1、负责夜间各区域的工作情况,特殊时间段的人员调配; 2、处理各单元的突发事件; 3、负责各区域夜间的工作情况。 星期一 张凤娥 星期二 陈秀莉 星期三 张玉兰 星期四 刘君华 星期五 刘少丽 星期六 闫素蕾 星期日 李昆 效果评价(8月危重患者转运不安全因素发生率) 不安全因素(不安全因素发生率5%(47/932)) 存在例数及百分比 无医生或护士陪同 0 0% 急救设备或急救药品、物品未携带充足 13 1.4% 急救设备或急救物品途中故障 3 0.3% 途中护理行为不规范及应急能力欠缺 15 1.5% 转运前的评估不到位不充分 7 0.8% 转运器械(轮椅、平车)刹车性能不灵敏 9 1.0% 效果评价(客观效果):不安全因素发生率由23%(161/703)下降至5% ( 47/932) 改进前后效果比较 改进前后效果比较 效果确认 目标达标率 目标达标率=(改善后-改善前)/(目标值-改善前)×100% =(5%-23%)/(11 % -23%)×100% =150% 项目 改善前 改善后 查检时间 13.2.1-13.2.28 13.8.1——8.31 不安全因素发生率 23% 5% 效果评价(隐形成果) 找到能凝聚人心而且有使命感的目标,使得我们的小团队集体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