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docx

发布:2021-07-16约小于1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 来源:《中国经贸·下半月》2021年第09期 摘要: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不仅是一个会计问题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它需要社会各相关部门联合起来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治理,以保证我国证券市场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通过研究与盈余管理相关的理论,追寻它背后的动机,分析新会计准则实施后的盈余管理行为,探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求解决对策。 关键词:盈余管理;上市公司;动机;现状 一、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 1.研究的背景 20世纪80年代以来,盈余管理一直是西方会计学界研究的主要课题。如今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证券金融市场的逐步完善、国有企业的深化体制改革,这一问题也引起了我国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针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上市公司的管理者有选择的披露重点的财务信息,给决策者提供高质量的信息,使盈余信息能更好反映公司的经济利润;另一方面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受到盈余管理的影响,盈余管理过度化程度高。这不仅影响公司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如股权人、债权人,政府等)做出判断和决策的准确性,而且还会影响社会资源的分配,导致资源浪费和市场效率下降。 2.研究的意义 正确地对待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并对其进行相关的研究,所披露的盈余信息能被投资者更深刻的理解并做出正确的投资判断,切实地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我国证券市场自建立以来,拓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但由于受到上市制度的制约,上市公司资格一直以来是一种稀缺的资源,保护和争取这一资源对我国的公司而言极其重要。于是当正常的经营管理活动不能实现预期的目标时,上市公司便采取盈余管理这一扭亏为盈的捷径。盈余管理业已成为我国金融市场不可忽视的、常见的一种现象。 二、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 我国的资本市场虽然经过了十余年的发展,但资本市场仍然不完善。盈余管理现象在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信息中相当严重。总的来说,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主要有:银行借款动机、避免摘牌的动机、获得比较业绩优势的动机、对市场预期做出理性反应的动机。 1.银行借款动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