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2010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09-2010学年南京市高三模拟考试
语 文 试 卷
2010.5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总分16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学号写在答卷纸的密封线内。答案写在答卷纸上对应题目的空格内或横线上,不写在试卷上。考试结束后,交回答卷纸。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阔绰/绰绰有余 结合/结结巴巴 萎靡/所向披靡 间断/间不容发
B.活塞/塞翁失马 便利/便宜行事 纰缪/未雨绸缪 辟邪/开天辟地
C.轻佻 氛围骠勇扺掌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地铁爆炸发生后,所有的地铁站都加强了警戒,荷枪实弹警察牵着警犬守在地铁入口处。
B.闻延陵之理乐,睹吾子之治易 研究
C.又性不协俗,多见谤毁 诽谤
D.自起行酒,翻伏地阳醉 假装
6.下列句子中,全都属于虞翻“性疏直”的一组是( ▲ )(3分)
①至于轻出微行,从官不暇严,吏卒常苦之 ②翻与少府孔融书,并示以所著易注
③翻数犯颜谏争 ④失忠与信,何以事君
⑤彼皆死人,而语神仙 ⑥虽处罪放,而讲学不倦
A.①②⑤ ? B.①③④? ?C.②④⑥? ? D.③⑤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虞翻先后两度担任会稽郡功曹,先是侍奉太守王朗,后是归附孙策,并受到了孙策的礼遇,孙策还亲自到虞翻家看望他。
B.虞翻兼有多方面的才能,担任地方长官能够审时度势,随军作战又能出谋划策,并且知晓医术,擅长音乐,精通易经。
C.虞翻的学问受到了孔融的赏识,被称为“东南之美”;而他的才干也受到了同僚的肯定,大司农刘基就认为他是个“善士”。
D.虞翻常直言进谏,孙权早就心怀不满,在酒宴上竟要杀了他,后来又因虞翻讥评谈论神仙之事,将他流放到了偏远的交州。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夫君人者不重则不威,愿少留意。(3分)
译文: ▲
(2)且大王以能容贤畜众,故海内望风,今一朝弃之,可乎?(4分)
译文: ▲
(3)当闭反开,当开反闭,岂得事宜邪?(3分)
译文: ▲
三、古诗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逢病军人
卢纶
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
蓬鬓哀吟古城下,不堪秋气入金疮。
河潢旧卒
张乔
少年随将讨河潢,头白时清返故乡。
十万汉军零落尽,独吹边曲向残阳。
⑴两首诗描写的人物有何异同?试简要概括。(4分)
答: ▲
⑵卢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2分)
答: ▲
⑶请简析张诗的主要表达特色。(4分)
答: ▲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 。(韩愈《师说》)
(2)历览前贤国与家, ▲ 。(李商隐《咏史》)
(3)斜阳草树, ▲ ,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16.对于学术贬值,作者为什么觉得“很正常,既不可喜,亦不可悲”?(6分)
答: ▲
17.如何理解文章结尾的划线句?(6分)
答: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