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设计.docx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雷锋精神,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雷锋精神的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雷锋,做一个有爱心、乐于助人的人的热情。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理解诗句含义,体会雷锋精神。
2.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雷锋精神,践行雷锋精神。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认读词语
雷锋、叔叔、足迹、迷路、昨天、冒着、留下、弯弯、背着、洒下、迷路、温暖
2.回顾上节课内容,提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雷锋叔叔做了许多好事,那他的足迹都留在了哪里呢?
3.引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跟随作者的脚步,寻找雷锋叔叔的足迹,看看他还出现在了哪些地方,又给人们带来了怎样的帮助。
(二)精读课文,体会情感
1.学习第一小节
自由朗读第一小节,思考:从这一小节中,你读懂了什么?
出示句子:沿着长长的小溪,寻找雷锋的足迹。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
指导朗读:读出寻找的急切心情,你在哪里读两遍,语调逐渐升高。
提问:作者为什么要沿着小溪寻找雷锋叔叔呢?
出示句子:小溪说:昨天,他曾路过这里,抱着迷路的孩子,冒着蒙蒙的细雨。瞧,那泥泞路上的脚窝,就是他留下的足迹。
图文结合,理解泥泞:借助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道路因下雨而变得湿滑难行。
指导朗读:抱着迷路的孩子要读出雷锋叔叔的善良和对孩子的关爱,冒着蒙蒙的细雨语速稍慢,突出当时环境的恶劣。
引导学生思考:雷锋叔叔在这样的天气里抱着迷路的孩子,他会想些什么?
让学生想象当时的画面,说一说自己的感受,体会雷锋精神。
小结:这一小节通过作者沿着小溪寻找雷锋叔叔,以及小溪的讲述,让我们看到了雷锋叔叔在雨中帮助迷路孩子的情景,感受到了他的爱心。
2.学习第二小节
过渡:雷锋叔叔的足迹还出现在了哪里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二小节。
出示句子:顺着弯弯的小路,寻找雷锋的足迹。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
仿照第一小节,指导朗读,读出寻找的急切。
出示句子:小路说:昨天,他曾路过这里,背着年迈的大娘,踏着路上的荆棘。瞧,那花瓣上晶莹的露珠,就是他洒下的汗滴。
理解年迈荆棘:通过图片或简单的解释,让学生明白年迈指年纪大,荆棘是带刺的植物,行走时会划破皮肤。
指导朗读:背着年迈的大娘要读出雷锋叔叔的吃力但坚定,踏着路上的荆棘突出行走的艰难。
提问:雷锋叔叔背着大娘走在布满荆棘的小路上,他会遇到哪些困难?他是怎么克服的?
引导学生交流讨论,体会雷锋叔叔不怕困难、乐于助人的精神。
小结:这一小节写了作者顺着小路寻找雷锋叔叔,小路讲述了雷锋叔叔背着年迈大娘走过荆棘小路的故事,进一步展现了雷锋精神。
3.学习第三、四小节
自由朗读第三、四小节,思考:作者找到雷锋叔叔了吗?从哪里看出来的?
出示句子:乘着温暖的春风,我们四处寻觅。啊,终于找到了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理解寻觅:通过近义词替换的方式,让学生明白寻觅就是寻找。
指导朗读:四处寻觅语速稍快,读出寻找的辛苦,啊,终于找到了语调上扬,读出惊喜。
提问: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身边有哪些像雷锋叔叔一样的人,他们做了哪些好事。
各小组代表发言,教师适时引导和点评,加深学生对雷锋精神的理解。
小结:这两小节告诉我们,雷锋叔叔虽然已经离开我们,但他的精神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只要有人需要帮助,就会有像雷锋叔叔一样的人出现。
(三)朗读感悟,升华情感
1.多种形式朗读课文
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指名朗读,教师针对朗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
分小组朗读,比一比哪个小组读得最有感情。
男女赛读,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韵味。
2.配乐朗读
播放轻柔的音乐,学生伴随着音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诗歌的情感。
3.背诵课文
引导学生回忆课文内容,尝试背诵。
教师提示背诵方法,如按照小节顺序,抓住关键词等。
学生自由背诵,同桌互相检查背诵情况。
指名背诵,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评价。
(四)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1.说一说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身边的雷锋事迹,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