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道树简介-教育大集.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別名:香樟、木樟、烏樟、芳樟、番樟、香蕊、
樟木子、山烏樟、栳樟
科別:樟科樟屬(常綠喬木)
特徵:
常綠大喬木,全株具有樟腦般的氣味。樹枝分支很多,樹冠彼此堆疊。
灰褐色的樹皮有細緻的深溝縱裂痕。(原因:樹皮生長速度趕不上樹幹的生長速度。)老株樹皮呈現條塊狀,黑灰色。
葉,單葉互生,長7-10公分、寬為3-5公分,或卵形或橢圓形,表面深綠,角質層十分發達,平滑光亮,具有光澤和耐熱耐寒的能力,葉背粉白色、灰白色,葉緣完整無鋸齒或缺刻狀,邊緣略成波狀,葉端尖。葉呈羽狀脈,或自葉基發出三條放射狀的主脈,延伸至葉緣。無托葉。揉搓有樟腦的辛香味。
花期在3-4月,春夏季開黃綠色或是白色的小花,又少又多。花冠徑極小,呈淺色,不易被察知,較無觀賞價值。花具有多數分歧之花軸,而每一分枝花軸均長有相同長短小花梗之小花。
球形的小果實,徑約1公分,4-12月成熟時為紫黑色,果實期相當的長,可吸引野鳥前來取食。
用途:
木材可雕刻、建築、箱櫃、船鑑、水車。
樟樹具特殊的香氣,可提煉「樟腦」,樟腦可供藥用,有強心、解熱及殺蟲之效。
在交通繁忙的地區,最適合栽種樟樹當行道樹。(原因:樟樹由於分枝多樹冠堆疊的結果,具有驚人的阻隔噪音能力;又能抵抗高度的空氣污染)
種子可煉取油蠟。
葉脈相交處有精油細胞。
樟樹之所以為樟樹?乃在於它的樹幹上有著一道道深溝的縱裂痕,有如紋章,所以在「章」字旁加一木字,使這種美麗的植物,有令人難以忘懷的名稱。
樟樹是台灣常見的樹木,台灣的山林可說是樟樹的故鄉,就算在平地村落也常見樟樹巨木,樹形優美,苗栗、南投、雲林、台南等縣更選它為縣樹,由此可見其普遍受歡迎之程度。
聞名遐邇的南投集集綠色隧道及台北市充滿異國風情的中山北路,美的總是令人印象深刻而他們的唯一共通點便是以樟樹為行道樹。
樟樹樹性強健,壽命很長, 所以樟樹是常見的行道樹及百年老樹樹種之一。
我們常擺在櫥櫃裡用來驅蟲的樟腦丸,雖然現今多為化學合成,但在化學工業並不十分發達的過去,卻都是以樟樹煉製而成的。在日據時期,台灣由樟樹所提煉出來的樟腦油,曾佔全世界產量的百分之八十,真是風光一時!由此可知樟樹曾對台灣的經濟發展上有著不可抹滅的貢獻呢!
樟樹可提煉樟腦,又因木質芳香,耐水防蟲,常用來雕刻或製傢俱,也因此台灣原生的樟樹幾乎被砍伐殆盡,後來才有部分造林復育及行道樹大量種植。
別名:班芝樹﹑攀枝花、烽火樹、英雄樹、加薄棉、紅棉。
科別:木棉科、木棉屬(落葉大喬木)
特徵:
落葉大喬木,株高10-20公尺(約三層樓高),高可達25公尺。(常高於鄰樹,故名英雄樹)
主幹直而挺拔,有明顯瘤刺,但不銳。枝條輪生作水平方向開展,自然分層呈傘形,小枝粗硬。(樹幹高大長成老株後瘤剌愈來愈平滑,最後自動脫落變灰白色的樹皮。)
葉為掌狀複葉,互生、平滑,葉柄較小葉為長,(葉柄長達20cm),小葉長橢圓形,5-7片,(長10~16cm,寬4~5.5cm,先端長漸尖,稍呈尾狀,基部寬楔形,全緣,兩面均無毛。)(小葉柄長約1.5cm)。
3~4月開花,先開花後長葉,排列在小枝端上,花朵大型,(直徑約12cm)花色紅色或橙紅色,花瓣5片,肉質,橢圓狀倒卵形,長約9cm,外彎,邊緣內卷,兩面均被星狀柔毛;雄蕊多數,合生成管,排成3輪,最外輪集生為5束。
果實為蒴果,橢圓形,約拳頭大,15公分,5裂,成熟後會自動裂開,飛散密被棉毛之黑色種子。
種子卵圓形,黑色,徑3公厘,四周有棉毛,隨風飄零四散。
用途:
木材輕軟可製箱櫃、玩具、獨木舟。
木棉棉毛質地輕柔、富彈性,可做枕頭、棉被、玩具等填充材料。
花瓣可製作生菜沙拉,花蕾、花瓣可煮食或炒食,也可煮食或炸食或醃漬後食用。花朵晒乾後,夏天可作涼茶飲用,可預防腸炎。
種子可以烤來吃,或榨油。
耐旱、抗風是優良的行道樹、景園樹。
它是一種很奇特的植物,每年到了冬天,葉子總是掉光光,然後呢!在春天一來,葉子都還來不及長出來,它的花苞可就先一個個的立在樹梢上,等到時間一到,大家一起開花,那時滿樹的淡黃紅色花朵,配上狀似乾枯的枝條,再加上藍天與綠地,可是一幅美麗的圖畫喲!等到果實成熟時,又會在它的樹下看團團棉花散布四處,這也是「木棉」的由來哦!如果你仔細的觀察這些棉花,你就可以在棉花之中找到它那黑黑圓圓的種子呢!
別名:楓樹、楓仔樹、路路通、香楓
科別:金縷梅科
特徵:
落葉喬木,樹幹有縱裂溝紋。楓香株高可達20公尺以上。
葉片互生或叢生枝端,掌狀形裂葉,但多只為三裂,幼時偶呈五裂,邊緣具細鋸齒狀。新葉紫紅色,秋天降霜後,葉片轉黃或紅,極富詩意。
果實圓形的刺球狀,徑約3公分,離開母體時垂直墜落。
春季開花,雌雄同株異花;雄花穗狀花序頂生,雌花聚成球形頭狀花序,無花瓣。
用途:
楓香的木材可供建築、造船及種香菇。
幹可採脂,楓脂為蘇合香之代用品。
葉飼天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