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台湾常见的行道树.ppt

发布:2017-08-17约2.96千字共1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基隆市資訊融入 國語教材製作 台灣常見的行道樹 榕 樹 樟 樹 茄 苳 楓 香 木 棉 菩 提 樹 黑 板 樹 白 千 層 臺 灣 欒 樹 大 花 紫 薇 印 度 紫 檀 盾 柱 木 行道樹的主要功能 前文建會主任委員陳其南教授說:「不論到那一個城市,從街道樹的樣子就可以看出這地方人民的性格與政府的認知。街道樹是一種文明的刻度。一個有文化的政府,唯一存在的終極目標是要把這個城市營造成美麗的城市。街道樹不只是都市的肺,它同時也是都市面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不同街道可以有不同種類的樹,不同季節特徵,不同顏色,不同形狀,不同意義。樟樹使人嗅到台灣的風土,鳳凰木是學生校園的回憶,有些引入的樹種讓人想起日本人過去在台灣的用心經營,行道樹也有人文歷史的意涵。」 * * 學名:(Ficus microcarpa L.f.) 性狀:桑科,常綠大喬木、氣根多數、葉 片互生、革質卵形或橢圓形,花著 生於隱花果內,果實為隱花果, 顏色為紅褐色。為臺北市的行道樹 當中種植最多的樹種。 學名:(Cinnamomum camphora L.) 性狀:樟科,常綠大喬木,植株具有香氣, 葉片單葉互生、闊卵形或橢圓形,圓 錐花序,花朵細小綠色不顯眼,花期 3~5月中旬,結果期為6~9月,果實為 綠色果,10~12月為果實成熟期,果 色為紫黑色,在仁愛路、敦化南北路 、信義路、莊敬路等皆有種植。 學名:(Bischofia javanica Blume) 性狀:大戟科,半落葉大喬木,葉片3出複葉 、卵形或橢圓形,圓錐花序,花小為 黃綠色,無花瓣,花期為3~5月,結果 期為5~8月,果熟期為8~11月,果實為 漿果球形褐色,在懷寧街、明水路、 安和路、金山南路等街道皆有種植。 學名:(Liquidambar formosanum) 性狀:金縷梅科,落葉大喬木,葉片為單葉 互生、3裂,花為淡黃色小花,果實 為球狀聚合果,表面密生星芒狀的刺 ,初冬葉子黃化時,即為果實成熟期 。於中山北路、光復南路、民生東路 1~2段、仁愛路等皆有種植。 學名:(Bombax malabarica D C.) 性狀:木棉科,落葉大喬木,樹幹有瘤刺, 葉片為掌狀複葉,互生小葉5~7片,總 狀花序,花朵大且豔麗,花色由橙紅 至黃紅都有,春季開花,花期為2月下 旬至4月下旬,盛開期為3月中旬至4月 中旬,果實為蒴果長橢圓形,結果期 為4月中旬至5月中旬,果裂散棉期為 5月上旬至6月上旬。辛亥路2段、復興 南路、仁愛路等路段有木棉樹種植。 學名:(Ficus religiosa L.) 性狀:桑科,落葉大喬木,葉片心形互生, 先端長出尾尖狀,葉柄特長可達20公 分,新葉富有色彩變化,每年2月上 旬至4月上旬與7月中旬至9月上旬2次 花期,隱花果球形,成熟時為暗紫色 。分佈在仁愛路4段(安全島),民 生東路4~5段及民生社區巷道等。 學名:(Alstonia scholaris) 性狀:夾竹桃科,常綠大喬木,樹幹挺直、 枝輪生具乳液,葉輪生草質,長橢圓 形具有4~10片,花頂生的聚繖花序, 花黃白色,莢果細長圓柱形,叢生而 下垂,長30~60公分,花期為秋冬 (9月至次年1月),在基隆路、辛亥 路、民生東路4~5段(安全島)等街 道皆有栽植。 學名:(Melaleuca leucadendron) 性狀:桃金孃科,常綠大喬木,樹皮厚並且 柔軟呈海棉狀白色或棕色,老的樹皮 會呈片狀剝落且因這項特色而得名, 葉片單葉互生、披針形,花序為頂生 ,穗狀花序,花數眾多花色白色,蒴 果半球形,花期在夏秋季之間,每株 約有3次開花機會,在新生南路、和 平東路、重慶北路等路栽植。 學名:(Koelreuteria elegans subsp.formosana) 性狀:無患子科,落葉大喬木,葉互生,2回 羽狀複葉,葉形長卵形,葉緣具有淺 重鉅齒,頂生圓錐花序,花朵淡黃色 ,花瓣5片,開花期為9月上旬至10月 下旬,果為蒴果,先為淡紫紅色轉為 紅褐色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