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衔接的研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衔接的研究
摘 要: 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背景下,做好中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衔接十分必要,但在实践上存在着不少问题。从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一体化课程结构、制定统一课程标准、设计阶梯式课程内容以及组织体现能力递进理念的教学过程几个方面,提出中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有效衔接的对策。
关键词:中高职;课程衔接;商务英语专业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03.086
1 序言
为发展职业教育,国务院在2002年的《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进入高等职业院校学习进修的比例,加快建设人才培养的“立交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要建立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完善中职学生直接升入高职院校的机制。教育部在2011年的《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中阐明,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分别是高中学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目标定位分别是培养技能型人才和高级技能型人才。从这些顶层设计可以看出,中职和高职教育虽然所属教育层次不同,但教育类型相同,人才培养目标一致,途径相似,只是在人才培养层次和规格上有高低之分。所以,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在很多方面应该而且能够做好相互衔接,如:人才培养方案确立、专业课程设置、教材及教学内容的选用、实践实训项目的实施等。二者的相互贯通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的必然举措,肩负着建立终身教育体系的历史使命,对于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意义重大。
2 中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衔接的必要性
2.1 服务国家经济战略发展需要
目前我国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经济改革新关键期,要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急需大批具备高技能、高?业素养的专业人才。而目前职业教育体系中存在的一些机制、体制问题,如中高职衔接不畅等,严重制约了“双高”人才的培养。为适应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中高职学校应依托“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不断推进和新兴跨境电子商务产业迅猛崛起的背景,对外贸行业的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的最新动向做全方位调研,并把对企业的岗位分析和职业能力分析融入商务英语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中,打通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中高职衔接不畅的瓶颈,培养出更多该专业的“双高”人才,以满足国家新的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
2.2 满足现代人终身教育的需要
现代职业教育致力于满足人的终身学习需要,促成劳动者全面职业素养的形成,创造人的多样性发展机遇,推动职业教育和其他教育协调发展,以服务学习型社会的建设,而中职学校的“断头教育”切断了学生想要继续发展自身能力的机会。中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衔接给中职学生提供了继续求学的途径,使得他们能够通过高职的商务英语学习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提升职场竞争力,增强自信心,同时也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3 顺应中高职学校共同发展的需要
当前中高职学校面对着双重招生竞争压力:本科院校招生规模扩张形成的内部竞争和国外学校来华招生带来的外部竞争,加上适龄入学生源数的逐年下降,普通中高职学校生存压力剧增。中高职学校为增强竞争力,必须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做好中高职教育的衔接工作,提高办学实力,使二者共同得到发展。商务英语专业的中高职衔接从一个侧面打破了中职教育的终结性局面,促使中高职教育在各自层面上办出特色,在增强职业教育办学吸引力的同时,也为高职院校提供了理想的生源。
3 中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衔接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我国职业教育中高职衔接在经过30多年的探索后已取得一定进展,但成熟的研究理论和系统的研究方法尚未建立起来,在实践上表现为注重外延式的学制衔接,而对内涵式的课程衔接研究展开不足。姜大源先生指出中高职衔接的核心就在于课程衔接。何谓“中高职课程衔接”?它指的是按照中高职各自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将不同学习阶段的教学内容和进程统筹整合,以最小的教育能耗实现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达成教育效益的最大化。
为了解中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衔接的现状,笔者选取了安徽省部分中高职学校的商务英语专业(国际贸易方向)的课程设置和主干课程学时安排,进行了对比分析。
根据表1、表2的内容,笔者得出如以下结论:
第一,所列中高职学校商务英语专业(国际贸易方向)所开设的语言基础课和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专业核心课)重复率偏高,达30%以上,同质化倾向明显,造成二者在教学内容上相互重叠,课程知识点和技能点低水平简单重复,难以激发学生,尤其是高职生的学习热情。而有的课程又过早在中职开设,难度较大,学生难以接受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