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资产评估方法.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资产评估 第二章 资产评估基本方法 本章基本要求 掌握资产评估三种基本方法的原理,熟悉资产评估方法选择的基本依据,了解各种评估方法间的关系。能够运用三种基本方法对常见的资产进行评估。 本章重点 对资产评估中的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的理解,特别是三种基本评估方法中各项参数指标的基本含义和取得方法是掌握资产评估方法的关键。 本章难点 对收益法评估基本原理的理解以及收益额、折现率和收益期三个基本指标在实践中的取得方法和途径。 资产评估基本途径和方法 资产评估方法体系 第一节 成本法 1.被评估资产处于继续使用状态或被假定处于继续使用状态。只有被评估资产继续使用,再取得被评估资产的全部费用才能够构成其价值的内容。 2.被评估资产的预期收益能够支持其重置及其投入价值。 重新建造或购置被评估资产的成本,作为被 评估资产的价值,如果该资产是旧的,按照 该重置成本扣除使用损耗等贬值因素作为该 资产的评估价值。 四、基本方法 搜集历史资料,确定成本构成 重置成本评估方法 (2)功能价值法 参照物 功能价值 资产重置的目的在于重置其功能, 功能相同,购建成本也应相同 。 物价指数法的特点 物价指数法估算的重置成本,仅考虑了价格变动因素,因而确定的是复原重置成本 ; 物价指数法建立在不同时期的某一种或某一类甚至全部资产的物价变动水平上 ; 对于科学技术进步较快的资产,采用物价指数法估算的重置成本往往会偏高 。 公式 (1)资产利用率下降所造成经济性贬值计量 x:功能价值指数,多采用经验数据,一般在0.6~0.7之间。 经济性贬值额=(重置成本-实体性贬值-功能性贬值)×经济性贬值率 公式 (2) 因收益额减少所导致经济性贬值计量 经济性贬值额=年收益损失额×(1-所得税率)×(P/A,r,n) 七、评价 第二节 市场法 一、基本思路 市场法是指通过比较被评估资产与最近售出类似资产的异同,并将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进行调整,从而确定被评估资产价值的一种资产评估思路。 市场法是资产评估中最为直接、最具说服力的评估途径之一 二、基本原理:资产的替代原理 三、基本前提: 1、需要有充分发育活跃的资产市场 2、参照物及其与被评估资产可比较的技术参数指标等资料是可以收集到的。 四、操作程序 五、常见的评估方法 类比法的基本计算公式为: ①加和法 折现率=无风险报酬率+风险报酬率 无风险报酬率的确定:国债收益率 风险报酬率的确定: a 风险累加法 风险报酬率=行业风险报酬率+经营风险报酬率+财务风险报酬率 b β系数法:r=Rf+(Rm-Rf)×β ②资本成本加权法 如果评估内涵不是净资产,而是投资总额,即 长期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和,那么折现率就应 包含长期负债的利息率和所有者权益要求的投 资收益率两部分: ? 折现率=长期负债占资产总额的比重×长期负债 利息率×(1-所得税率)+所有者权益 占资产总额的比重×投资报酬率 ? 投资报酬率=无风险收益率+风险报酬率 第四节资产评估方法比较与选择 一、各种评估方法之间比较 1.评估原理不同 成本法是按重置功能相同全新资产的成本扣减各种贬值后的余额作为评估价值 市场法是按所选参照物的现行市场价格,通过比较被评估资产与参照物资产之间的差异并加以量化,以调整后的价格作为资产评估价值 收益法是通过预测被评估资产的未来收益并将其折现,以各年收益折现值之和作为资产的评估价值 2.资产计价尺度不同 成本法是以重置成本作为资产评估的价值尺度 市场法是以市场价格作为评估的计量尺度 收益法是以资产未来收益的折现值作为计量尺度 3.前提条件不同 成本法的前提条件主要包括:被评估资产的前提特征、内部结构及其功能必须与假设的重置全新资产具有可比性;应当具备可利用的历史资料;形成资产价值的各种耗费是必须的;被评估资产必须是可以再生或可复制的。 市场法的前提条件主要包括:现实存在一个充分活跃市场;公开市场上存在可比的资产及交易活动,且可比资产的一些技术指标和经验数据易于观察和取得。 收益法的前提条件主要包括:被评估资产未来预期收益可观测;资产拥有者获得预期收益所承担的风险也可预测并可以用货币计量;被评估资产预期获利年限可以预测。 4.适用范围不同 成本法适用范围最广泛,对于一切以资产重置、补偿为目的的资产业务都适用 市场法只适用于以市场价值为基础的资产评估业务 收益法一般适用于企业整体价值的评估,或能预测未来收益的单项资产或无法重置的特殊资产的评估活动 二、资产评估方法选择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