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个人收入的分配一轮复习2019714.pptx

发布:2018-11-17约4.72千字共4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个人消费品的分配);考点展览;;命题点:收入分配方式的判断 ;典例2 (2015·江苏高考) 据统计,2014年全国居民新增财产性收入40%来自房地产,17%来自银行理财,16%来自存款,12%来自股票,其他来自信托、基金、保险等。对该经济现象的正确解读是( ) ①体现按生产要素分配 ②居民投资风险不断降低 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④居民财产配置趋向多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典例3 (2016年天津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强调,要鼓励各类企业通过股权、期权、分红灯激励方式,调动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实施股权激励方式 A.是我国分配制度的重大变革 ????? ? ?B.是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体现 C.是我国按劳分配制度的完善和与发展 ?D.保障了科研人员在企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典例4(2018年高考海南卷政治1)现阶段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企业里工人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②公有制经济中职工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③工程师提供新技术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④农民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考点1.生产决定分配;①我国的分配制度从根本上来说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决定的。 ②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制度。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直接原因。 ③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考点2 按劳分配及其作用;特别提示:正确理解按劳分配 (1)这里所讲的分配是狭义的分配,其分配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范围是在公有制经济中,分配的对象是个人消费品,不包括生产资料。 (2)按劳分配不是平均分配和按需分配。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3)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 ①国家机关、公有制事业单位、公有制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 ②公有制控股的股份制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 ③农村经济中的“联产计酬”。 注意:按劳分配只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但是公有制经济并非都是按劳分配。;1.在我国现阶段对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下列属于按劳分配的是 ①农民承包土地所得的收入 ②个体劳动所得 ③国有企业工人的工资和奖金、津贴 ④某外资企业员工的工资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3.某位国有独资企业技术骨干的年收入,由工资、奖金、股票投资等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工资、奖金、股票投资收入都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B.工资、奖金、股票投资收入都属于按劳分配 C.工资属于按劳分配,奖金、股票投资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D.工资、奖金属于按劳分配,股票投资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非按劳分配)的内容;A.按资本要素分配:突出强调“投资收益”,如私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股票红利、股息,储蓄和债券的利息等; B.按土地要素分配:如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转让金; 如土地流转 C.按劳动要素分配:是劳动者所得,如私营企业、外资企业中的职工工资、奖金和津贴; D.按技术要素分配:突出强调“技术贡献”,技术入股、专利费用、技术转让的收入 E.按管理要素分配:强调的是企业中的经理等管理者的年薪及奖励 F.按信息要素分配:指提供市场信息、管理方案(点子)的收入。; ;(2)意义;(2014年海南卷,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下列举措中能够通过扩大财产权利而使农民增收的是(  )。 A.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的抵押、担保和转让 B.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 C.改革农业补贴制度,完善粮食生产区的利益补偿机制 D.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进行确权登记;1.正确认识各种收入; 3、科技人员收入的分配形式要具体分析,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