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现代分子生物学总结2.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发现DNA的两个实验:①:具有光滑表面的S型肺炎链球菌因为带有荚膜多糖而使小鼠发病,具有粗糙外表的R型细菌因为没有荚膜多糖而失去致病力 ②:噬菌体侵染细胞实验
分子生物学: 是研究核酸、蛋白质等所有生物大分子的形态、结构特征及其重要性、规律性和相关关系的科学
分子生物学的三条基本原理:①:够成生物体各类有机大分子的单体在不同生物中都是相同的 ②:生物体内一切有机大分子的构成都遵循共同的规则 ③:某一特定生物体所拥有的核酸及蛋白质分子决定了它的属性
组蛋白的特性:①:进化上极端保守性 ②:无组织特异性 ③:肽链上氨基酸分布的不对称性 ④:组蛋白的修饰作用 ⑤:富含赖氨酸的组蛋白H5
C值谬误:实验发现某些两栖动物的C值甚至比哺乳动物的还大,在两栖动物中C值的变化也很大,可能相差100倍,这就是著名的“C值反常现象”
真核细胞的DNA序列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类: ①:不重复序列 ②:中度重复序列 ③:高度重复序列——卫星DNA
核小体: 是由H2A、H2B、H3、H4各两个分子生成的八聚体和由大约200bp的DNA组成的。核小体的形成是染色体中DNA压缩的第一个阶段
原核生物的基因组很小,大多只有一条染色体,且DNA含量少。
原核细胞DNA的特点: ①:结构简练 ②:存在转录单元 ③:有重叠基因
不同螺旋DNA分子主要参数比较
DNA分子的变化可以用一个数学公式来表示:L=T+W L为连接数,是指环形DNA分子两条链交叉的次数,只要不发生链的断裂,L是一个常量。 T为双螺旋的盘绕数,W为超螺旋数,它们是变量。
半保留复制:新形成的两个DNA分子与原来DNA分子的碱基顺序完全一样。因此,每个子代分子的一条链来自亲代DNA,另一条则是新合成的。
复制子:生物体的复制单位称为复制子,一个复制子只含有一个复制起始点。
DNA双螺旋的解旋其中重要酶与蛋白质: ①:DNA解链酶 ②:单链结合蛋白 ③:DNA拓扑异构酶
前导链和后随链如何合成:前导链DNA的合成以5’-3’方向,随着亲本双链体的解开而连续进行复制;后随链在合成过程中,一段亲本DNA单链首先暴露出来,然后以与复制叉移动相反的方向,按照5’-3’方向合成一系列的冈崎片段,然后再把它们连接成完整的后随链
DNA聚合酶分为: DNA聚合酶Ⅰ、Ⅱ、Ⅲ、Ⅳ和Ⅴ
真核生物DNA聚合酶的特性比较
大肠杆菌中DNA的修复系统(DNA的修复类型)
转座子:是存在于染色体DNA上可自主复制和移动的基本单位
转座子分为两大类:插入序列和复合型转座子
转座作用的机制:转座时发生的插入作用有一个普遍特征,那就是受体分子中有一段很短的、被称为靶序列的DNA会被复制,使插入的转座子位于两个重复的靶序列之间。转座可分为可分为复制型和非复制型,在复制型转座中,整个转座子被复制了,所移动和转位的仅仅是原转座子的拷贝。转座酶和解离酶分别作用于原始转座子和复制转座子。在非复制型转座中,原始转座子作为一个可移动的实体直接被移位。
DNA转座的遗传学效应:①:转座引起插入突变 ②:转座产生新的基因 ③:转座产生的染色体畸变 ④:转座引起的生物进化
编码链:与mRNA序列相同的那条DNA链成为编码链
模板链:另一条根据碱基互补原则指导mRNA合成的DNA链成为模板链
转录的过程包括模板识别、转录起始、通过启动子及转录的延伸和终止
真核细胞中三类RNA聚合酶特性比较
启动子:是一段位于结构基因5’端上游的DNA序列,能活化RNA聚合酶,使之与模板DNA准确的结合并且具有转录起始的特异性
转录单元:是一段从启动子开始至终止子结束的DNA序列,RNA聚合酶从转录起始位点开始沿着模板前进,直到终止子为止,转录出一条RNA链
-10区和-30区的作用:-10位的TATA区和-35位的TTGACA区是RNA聚合酶以启动子的结合位点,能与σ因子互相识别而具有很高的亲和力。
增强子的特点:①:远距离效应 ②:无方向性 ③:顺式调节 ④:无物种和基因的特异性 ⑤:具有组织特异性 ⑥:有相位性 ⑦:有的增强子可以对外部信号产生反应
真核细胞mRNA的特点:①:真核生物的mRNA的5’端存在帽子结构 帽子结构常常被甲基化 ②:绝大多数真核生物的mRNA具有多聚A尾巴 ③:往往以一个较大相对分子质量的前体RNA形式出现在核内,需要经过转录后加工
原核生物mRNA的特征:①:原核生物的mRNA半衰期短 ②:许多原核生物的mRNA可能以多顺反子的形式存在 ③:原核生物的mRNA的5’端无帽子结构,3’端没有或只有较短的poly A结构
内在终止子的结构特点:①:终止位点上游一般存在一个富含GC碱基的二重对称区,由这段 DNA转录产生的RNA容易形成发卡式结构 ②:在终止位点前面有一段由4-8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