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课文期末复习提纲.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五年级语文上册课文期末复习提纲
28* 毛主席在花山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按事情的发展过程,依次记叙了 、 、 三件事。其中 表现了毛泽东对群众的关心。 表现了毛泽东对群众的体贴、爱护。最后, 表现了毛泽东深入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的作风。深刻反映了毛泽东既是伟人,也是普通的群众。
27* 青山处处埋忠骨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毛泽东惊悉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表现了毛泽东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怀。其中“忠骨”是指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批示暗指 。我们更进一步的走进伟人的世界,了解伟人和普通人一样有丧子之痛,又有着不同于普通人的宽广胸怀。
26 开国大典
课文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叙述。先讲 前会场上的情况;然后讲典礼的主体部分 、 、 ;接着讲 的盛况;最后讲 。通过对开国大典一个个场面的描写来表现人民自豪、激动的心情,展现毛泽东的领袖风采。
25 七律· 长征
本课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 和 精神。全诗围绕 来写。其中“千山”的代表是 的 、 的 。“万水”的代表是 。
24* 最后一分钟
这是一首充满激情的诗。作者倾诉了 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的思绪,表达了全中国人民积蓄心中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的美好祝福。
23* 难忘的一课
《难忘的一课》是一篇略读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学校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深切感受,表达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
22 狼牙山五壮士
课文是按照 记叙的。可分为五部分。全文记叙的顺序可以概括为: — — — — 。其中第二、四、五部分是详写,其余为略写。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21 圆明园的毁灭
课文描述了圆明园 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题目为“毁灭”,却用了大量的篇幅写 ,把美的东西毁灭了,这真是一个悲剧,更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仇恨。写出文中的两个过渡句:1、 。 2、 。
过渡句的作用是: 。
20* 学 会 看 病
本文讲的是儿子感冒了,妈妈让他独自上医院,学会了看病的事。母亲用这种方式,锻炼儿子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表达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19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14*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13 钓鱼的启示
12* 假如没有灰尘
在人们眼中,灰尘通常是污染环境、传播病菌、危害人类健康的罪魁祸首。然而,这篇课文却向我们介绍了灰尘鲜为人知的另一面:人类的生息离不开灰尘。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假如空中没有灰尘,,更为严重的是,大气中的相对湿度不断上升,就会影响生物的生存。此外,假如没有灰尘,大自然也将会。作者正是通过灰尘的作用,揭示出一个深刻的哲理:事物往往都具有两面性,只有正确地认识它们,才能趋利避害,造福人类。
11 新型玻璃
分别介绍了、、、、等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它们在现代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鼓励人们运用新的科学技术创造出更多的新型玻璃。 10* 松鼠
这篇课文是一篇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都较强的文艺性说明文(又称科学小品)。它以准确性说明为前提,以形象化描写为手段,在说明角度、表达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与《鲸》有很大不同。从说明的角度来看,《鲸》侧重于介绍鲸的和,而本文侧重于介绍松鼠的外貌、性格和行动;从表达的方法来看,《鲸》运用了、、、等说明方法,而本文主要是采用比喻、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从语言风格上来看,《鲸》的语言精练平实,而本文的语言生动传神,极具文学色彩。
9 鲸
这篇课文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每个自然段基本上讲了一个意思:第1自然段讲鲸特别大;第2自然段讲鲸是;第3自然段讲鲸的种类;第4自然段讲鲸怎样进食;第5自然段讲鲸用肺呼吸;第6自然段讲鲸如何睡觉;第7自然段讲鲸的生长特点。概括起来说,4—7自然段分别从四个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
8* 小桥流水人家
“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绵绵不绝的怀恋和思念。
7* 桂花雨
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母亲每年都闻着桂花的香气,关注桂花,收获桂花,体验着馈赠桂花的快乐,吃着桂花做的食品,喝着桂花茶。桂花,已充盈她生活的全部空间。是母亲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还会有什么可以替代它呢?桂花是没有区别的,问题是母亲不是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