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分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分析
张赟
(宜兴市张渚人民医院 214231)
【摘要】目的 对应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对患有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44例患有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22例。采用常规手术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对患有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 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治疗
【中图分类号】R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4-0205-02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是临床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疾病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一个金标准。本次研究对患有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疾病的患者应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现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44例患有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22例。对照组中已婚患者13例,未婚患者9例;患者年龄47-82岁,平均年龄(62.3plusmn;0.8)岁;前列腺增生病史1-13年,平均病史(4.5plusmn;0.8)年;治疗组中已婚患者14例,未婚患者8例;患者年龄49-83岁,平均年龄(62.2plusmn;0.9)岁;前列腺增生病史1-12年,平均病史(4.4plusmn;0.7)年。上述三项自然指标两组研究对象组间无显著差异(Pgt;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 纳入标准
①病情经诊断确诊为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症;②前列腺增生病史在15年以内;③排除合并患有其他泌尿系统疾病的可能;④患者自愿选择接受手术治疗;⑤以往没有接受过任何手术治疗;⑥患者年龄在45-85岁之间;⑦患者自愿参与研究。
1.3 排除标准
① 病情经诊断没有确诊为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症;② 前列腺增生病史在15年以上;③合并患有其他泌尿系统疾病;④患者不愿选择接受手术治疗;⑤以往接受过手术治疗;⑥患者年龄在45岁以下,或在85岁以上;⑦患者不愿参与研究。
1.4 方法
采用常规手术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具体措施为:采用我院现有的等离子体双极电切系统实施治疗,患者在麻醉后,常规此阿勇尿道扩张器对尿道进行扩张处理,应用监视器在直视条件下入镜,同时对外括约肌、精阜、前列腺及膀胱颈部的情况进行观察,注意双侧输尿管口与膀胱颈、前列腺之间的关系,对膀胱颈部至精阜的实际距离进行测量。
中小腺体可以采用顺行分区切割法切除,大腺体可以采用顺行切割、腔内分割、被膜下推剥法进行切除,对创面进行,彻底止血处理,术毕对组织碎块进行清洗,实施排尿通畅试验,留置24F三腔导尿管,在气囊内注入30mL的水,不进行常规尿道牵引处理,采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3d左右,7d后可以将导尿管拔出。
1.5 观察指标
选择两组患者的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疾病治疗效果等指标进行对比。
1.6 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临床治愈:前列腺增生症状表现彻底消失,术后检查显示增生腺体完全去除,没有对患者的正常排尿造成影响;有效:前列腺增生症状表现明显减轻,术后检查显示增生腺体的去除程度超过50%,患者的正常排尿略受到影响;无效:前列腺增生症状表现没有好转,术后检查显示增生腺体的去除程度没有达到50%,患者的正常排尿功能受到严重影响[1]。
1.7 数据处理
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实施X2检验,Plt;0.05,则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疾病治疗效果
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疾病治疗效果比较[n/(%)]
组别 例数(n) 临床治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对照组 22 5(22.7) 8(36.4) 9(40.9) 13(59.1)
治疗组 22 9(40.9) 11(50.0) 2(9.1) 20(90.9)
P值 lt;0.05 lt;0.05 lt;0.05 lt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