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西林实验学校2003学年第二学期.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常州市西林实验学校2003学年第二学期
小学数学学科教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仍将以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为出发点,以推进课程改革为核心,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抓手,充分发挥“数学学科协进研究组”、“校课改中心研究组”、“校教研组”的研究力量,满足学校师生共同发展的需求,探讨和研究课改实施过程中教师的困惑、困难、问题,努力将数学理念与数学实践相结合,深入推进课程改革,推动我校数学教研工作步上新的台阶。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
本学期继续加强、健全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制度,认真组织好切实有效的学习讲座活动,用先进教育理念支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继续以《基础教育改革纲要》《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为重点,结合《数学程标准解读》等有关课程改革的材料,对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改革的目标、课程的结构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并根据协进研究组确定的活动主题及学校的实际情况,学习《有效数学方法》、《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等教育专著,通过切实有效、形式多样的学习反思活动,帮助教师把握课改精神,不断改善教育教学行为。在理论学习、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组织教师开展教改实践,让教师在文本理论、个人观点与教改实践的对话中进一步激活思想,认真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本学期将继续组织参加省市“教海探航”征文活动;继续收集、整理“数学情景设计及典型教学案例”,“教学故事”;配合省“小数会”征集“实践与综合应用设计”;以此来促进教师新理念的内化,数学新行为的改善,总结和推广学校钱线数学教师的数学改革成果。
(二)深化教学研究,提高课改水平。
本学期教研活动以课堂教学实践为研究重点,努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生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力争让每一堂数学课都能成为学生成长的一个起点,通过数学协进研究组、学校教研组等活动,共同关注数学课堂,以“数学活动的预设、有效学习活动的实施”等专题研究为内容,通过教师之间“推门”听课,面积城区学校开课,争取有关专家、教研员的指导、帮助,指明进一步课改的方向,在贯彻落实课改精神的同时,提高学校教师睥课改意识与课改热情,从而从根本上促进每一位教师及每一位学生的共同发展。
在区教研室的指导下,加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结合市课堂教学评价内涵,在一线教师课堂教学实践与反思的基础上,努力形成具有学科特色的学校评价指标。同时,重视对“考试评价”的研究,从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上加大改革的力度,不要将考试作为叭一评价手段,努力对学生、教师的发展过程作出全面、客观的评价。
(三)落实教学常规,为课改提供保证。
本学期继续深化教师备课改革的研究,将备课改革的五个“突出”(突出学习活动的设计、突出活动的块面结构、突出学习过程的预设、突出学习活动的设计、突出教学行为的反思)落到实处,学校然贯彻落实“减负”精神的新要求下,进一步探索与完善确保常规落实、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教学过程管理的有效措施,学校将成立师生常规检测小组和教师课堂教学评价小组,让教学常规执行得较好的中老教师成为检测组主要成员,市区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成为课堂教学评价小组成员,全程对教师备课以及课堂教学常规、作业常规、常规数学研究工作、考试管理等方面做好经常调研工作,及时了解教师课前、课中、课后常规执行,把握课堂实效、辅导和转化学困生的情况,一个月汇总考核1次,并及时公布,组织教师反思、调整、改进,作为下个月教学工作的起点。
毕业班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出口产品,学校将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际以及各班学生的基本情况,定期组织毕业班教师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制订行之有效的毕业班教学管理办法,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四)重视师资培训,培养骨干教师。
中青年教师是教学研究和课程改革的中坚力量。围绕新课程的实施与课改的深入,数学教研组应立足于自力、立足于中青年教师,从教师的需求出发,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指导学校三个备课组扎实有效地开展研究活动,以课堂教学实践为研究重点,通过有质量的集体备课活动,努力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为教师提供学习、实践和展示才华的机会。组织全体教师深入课堂,不断总结教师在课堂教学行为中的新思考,发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新问题,在不断扬弃、继承和创新的过程中取得教学行为的新突破。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每两周一次的校数学教师沙龙研讨活动、每月一次的勤业片的学科协进研究组活动、区小学数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评优活动,以及区中年教师数学评优活动,努力使中青年教师评优的过程成为全体教师理论落实的过程,教学素质提高的过程,教学能力锤炼的过程,以此来促进数学骨干教师的成长。
三、具体工作:
1、????????? 组织六年级学生参加区数学竞赛。
2、??? 组织教师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参加市区“教海探航”征文评比活动
3、??? 组织教师参加区青年教师课堂
显示全部